较真动真重锤整改抓实落实铁腕治污 ——随州深化环保督察整改促生态环境改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巧玲 通讯员 李翠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计、民生关切。生态环保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也是对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体检。从2016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始,加之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回头看”及长江保护与湖泊开发专项督察、省级生态环保督察,随州迎接了数次“环保大考”。 截至目前,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我市528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93项反馈意见按全省统一交账计划整改销号42项,9项已完成整改正履行销号程序,其余正序时推进。我市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助推随州绿色高质量发展。 高位推动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惠民生 2016年中央第一轮环保督察以来,我市更加注重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探索实践,从“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随州”到后续构建鄂北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绿城的具体实践,把绿色发展更加鲜明地镶嵌在高质量发展的旗帜上。 高位推动形成环保攻坚合力。我市成立了中央环保督察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的整改攻坚指挥部,建立中央环保督察市领导领衔督办、“三公开一回访”、“一张表”调度、“四清单”管理等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落实环保督察整改四年来,我市召开各类生态环保专题会160多次,研究部署推进环保督察整改、污染防治攻坚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落地见效。针对石材、采砂、畜禽养殖污染、噪声、异味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重复投诉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盯办、政府分管领导坐阵督导,实施专项整顿整治,确保取得实质性成效。 在此基础上,“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调处各类环境信访案件5000余件,是“十二五”的2倍多,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 抓问题补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市对标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深化生态环保十大攻坚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倾力守护碧水蓝天。 2016年中央第一轮环保督察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3家,散乱污企业治理134家,专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57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14条,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489家,查处非法采(运)砂案件249起,整治澴水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308个。同时,完成尾矿库闭库9座,落实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585个,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312台。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我市大力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全市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3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和在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2个、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37个。同时,建设农户无害化厕所136214座,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96个。全市森林覆盖率50.85%,中心城区新增绿地58.8万平方米。 随州的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我市空气质量较“十二五”末呈现“两降一升”良好态势,3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4个国考断面水质稳步提升,达到省定市州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要求。此外,我市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危废规范化管理走在全省前列。 建长效机制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面体检”,不仅在于“把脉看病”,更在于标本并治“环境顽疾”。 以合理的考核促生态文明建设。我市建立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考核指标体系,出台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等奖惩激励机制。市政府对2018、2019年度获评污染防治攻坚战优秀等次的曾都区、随州高新区分别奖励100万元,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信息化助力环境治理更精准。我市建成5座空气和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将19家重点排污单位纳入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对20家规模专汽喷涂企业安装全方位视频监控。同时,整合生态环境政务服务、生态环境监控、生态环境应急指挥、生态环境基础数据、生态环境地图等五大板块,建成运行市级环境大数据系统,初步实现环境基础信息一网联通、全域监控、实时分析、即时预警。 多方联动打造生态环保“铁军”。我市完成县级生态环境机构管理体制调整、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和城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组建工作,健全环保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排污许可管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环境管理制度,编制市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颁布实施中心城区禁鞭、城乡饮用水源保护两部地方法规。通过壮大环保志愿者队伍,拓展公众参与渠道,畅通环保投诉渠道等方式,广泛凝聚社会合力,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