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州日报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王贤辉
2 @1 D% L7 U! ]2 I9 W' I7 i 1月17日,我市与武汉科技大学签署市校合作协议。至此,我市已与省内18所重点高校达成战略合作,人才支撑的力量更足。/ n+ G V& B, W* ~* c, \" I
去年,我市人才工作达到了新的高度,“一园十基地”建设、人才招引等将省内外高校的目光聚集随州,也让众多高校学子来随创业就业和实习实训,全面助推随州创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不负省委、省政府殷切期望与嘱托。8 Y- X* G7 x7 w+ i: s4 P
2017年6月初,市委主要领导率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各高校,对接合作,招才引智,宣传政策,拉开市校合作序幕。4 c/ H0 o' O" w' N
从“炎帝人才支持计划”到“我选湖北·聚才随州”行动,从最初的“一园九基地”到最终的“一园十基地”,我市人才工作不断深化,市校合作也不断“升级”,战略合作更加全面。
+ c |( l& E2 C2 J 2017年9月15日,我市与武汉理工大学签约,双方共建工业研究院,并设立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随州分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的到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推动随州与高校签约迈开更快步伐。
G8 l( Q- Y4 t6 ]/ ]' P2 m5 L0 d' ` 一时间,省内其他高校纷至沓来。9月21日,湖北大学来了;9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来了;11月21日,武汉音乐学院来了……市校合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内18所重点高校签约合作,有12所在随州签约,并共建相应基地。
+ Q# U3 i/ c# U" x- o A! z1 k 据了解,除市校大层面合作,许多高校专家团队直接进入基层、企业,开展实质性对接,帮助企业解难题。% Q6 c7 r) Q4 p: s; [ J4 O6 @1 O; ?
中国科技大学吴刚教授带队研发的纯电动物流车在恒天新楚风公司“落地”,一次充42度电,可行驶320至350公里,平均一度电可行驶8.1公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车已出口荷兰。武汉理工大学李刚炎教授带领8名硕、博士在泰晶科技公司实习实训,与该公司合作研发出半导体器件封装设备,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 e% y! _5 l4 K. v
湖北茂盛生物、湖北天星粮油、湖北裕国股份、湖北犇星化工、湖北永阳防水……一批企业与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义新说:“有了武汉工程大学的人才支持,我们对研发新产品更有信心,也能助推企业抢占市场前沿。”
6 _1 Q3 v2 V& P 据悉,短短六个月,我市部门、企业签订具体项目合作协议262项。而高校也输送了4522名大学生来随实习实训,3877人来随创业就业。全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开发和创业创新平台114个,完成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766项。$ B! [ ?0 d. v" e% G- s! l
去年7月份开始,以“一名市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个工作专班”的模式,我市对18所重点高校组建18个专班,以“亲自、立即、现在、马上”的高效作风,奔赴各高校院所招贤引士、洽谈合作。. ?2 S4 q e. i0 _# ]
市发改委对接武汉工程大学,多次深入该校对接合作事宜,并将相关合作细化到企业,落到实处。签约当天,4家企业与学校签订了具体的合作协议。市卫计委联系湖北中医药大学,经过多次对接,达成了9项具体协议,其中包括将市中医院建成湖北省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建立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站等。市人社局对接武汉大学,经过多轮磋商,促进市校签约,武汉大学还将随州作为蔬菜供应基地。市粮食局促进我市与武汉轻工大学合作,共建大学科技产业园,重点将汽车机械、农产品加工、新能源等领域成果向随州转移等。
7 H! s) s* f$ { {/ |0 i 18所高校签约,凝聚了18个部门的心血与汗水。据介绍,人才招引是全市重要的战略性工作,有了各部门的辛勤付出,才能结出如此绚丽的果实。
1 v" o3 |3 I p' e1 ~* A. M 新的一年,我市市校合作有了新的目标。据悉,将新增合作高校科研院所20所;初步建成高校院所产业园,建成面积达100公顷,入驻产业园企业10家以上;新增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20个,新建实习实训后勤保障基地8个,来随实习实训人数6000人;新增大学生就业基地20个,大学生就业5000人;建成2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6个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孵化基地;高校院所新建(延伸)科研平台和校企研发中心40个,组织技术攻关和转化科研成果800项;建设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20家,向高校科研院所供应农副产品2.5万吨以上;组织高校师生来随开展研学游活动10场次以上。
+ O5 K6 g8 ~) E9 |( i
6 k7 b! v8 v+ q# E: T#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