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638|回复: 0
收起左侧

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调查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6-28 10: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蒋立军
% a, }& L2 w$ @1 v  党的十九大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5 k7 v! b8 Y( W% y  d! v; k
  在我们的城乡,对环境破坏最严重的无疑是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等。今年初,湖北省出台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行动方案,并将其纳入“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之列,要求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5%,建制镇不低于70%。* Q# s- e$ }. y. o! P+ i6 C$ {+ d
  随州也已行动,致力破解垃圾污染带来的“生态灾难”。近日,记者深入乡镇一线调查,以期探求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取胜之匙。
2 \( W0 A0 W2 |% m% |* g) ~# l% {5 I
现状:垃圾围城,多点填埋
# v+ \: h7 M) s" L- `
  在随州,垃圾现行处理方式是填埋,从市区到各乡镇,均有一个垃圾填埋场。# G7 k8 p! ?( Z" }9 [# _0 h
  中心城区,城南垃圾处理场已是第二个填埋场,每天处理垃圾500多吨,现已填埋一半。据悉,城南垃圾处理场设计库容为311万立方米,分为两期建设,一期为158.2万立方米。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实情况是,由于“邻避效应”凸显,城南垃圾处理场二期很难启动,而中心城区日产生垃圾量每年增长近50吨。
3 f/ K* x" J( r+ T1 H4 i+ V, |5 v  按照国家统计结果,一吨生活垃圾大概是两立方米。照此推算,到2019年,城南垃圾处理场一期将填满封场。2 J$ C. i6 `4 x
  目前,随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80平方公里,人口51万。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预计将超过60万。按照人均每天产生垃圾1公斤计算,将是600吨/天。
6 G+ p& N. c4 |! H  垃圾围城的现实,近在眼前。2 u( l7 s, z# _8 |9 \) e8 C. |
  在乡镇、农村,垃圾处理更为简单,就是简易填埋,没有任何的处理能力。
( j0 J, K/ \0 ]+ @) ~* x# Y& Q  记者在随县洪山镇看到,填埋场位于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沟里。垃圾填满后,用一层土覆盖。在广水市马坪镇,离镇区有三四公里的一个山沟就是垃圾填埋场。据介绍,该镇每天产生垃圾22吨,全部运至此处填埋。在山沟底部,建了两级的渗沥液收集池,周边还建了排水沟,实现雨污分流。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还算是做到比较好的,有的地方雨污混杂,渗沥液直排。
$ X5 J/ j: Q3 i( T5 ~+ \  据了解,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每个乡镇均建有简易的垃圾填埋场,较偏远的山村,自己也建有小型填埋场。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农村生活垃圾还没有较好的处理办法,只能靠填埋。; V4 u- R! Z5 ?( h' z
& ~: E, Z9 C+ V4 V% g
危害:影响环境,破坏生态6 |. F) q& o3 h7 P8 _5 b6 @% t
  垃圾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
7 z. s) U& M5 ]8 j3 o* l! u1 x% W  记者在马坪镇垃圾填埋场看到,垃圾堆下面的树木、杂草已经枯黄。业内专家表示,这种简易填埋,会造成白色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治理起来也非常困难。! z4 L' \, y9 `0 l0 o- j
  城南垃圾处理场,硕大的垃圾山,各色各样的垃圾混杂,散发着恶臭。500余米开外的两个自然湾住着20多户群众。曾都区南郊毛家棚九组的包贻清说,每天都能闻到垃圾的臭味,夏天更严重。
9 k, u5 [! t0 M9 n3 D' ?    据统计,我市城区日产生活垃圾500吨,随县县城生活垃圾日产60吨,随县(含长岗镇)、曾都区乡镇及村日产生活垃圾540吨,广水乡镇级农村日产生垃圾约600吨,生活垃圾总量达到1700吨。+ j: {5 G6 ~; @! o: `9 D
  生活垃圾中大多数是塑料袋、塑料制品等白色垃圾。去年,烟岱包垃圾封场时,检测人员进行了一次钻孔试验,深埋20多米的塑料袋颜色依旧鲜艳,对环境的危害依然存在。
. Q1 }* V- `7 d  不仅如此,垃圾填埋还容易带来疾病传播、影响人体健康。' D$ G+ X3 l0 N) o4 {- Z
# D+ V5 F* W/ s0 p7 {8 n* M- Z
症结:方式落后,能力滞后
/ h; d- L: q6 z  U) R
  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三种。填埋之法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已逐渐被瑞士、德国等发达国家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
0 E1 E+ W# e+ x3 D. y4 L  而我市依然以填埋为主,因为这一方式处理量大、操作工艺简单,最重要的是省钱。) ^; V4 }; y. Y8 Z
  前些年,我市通过洁美家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已在广大农村建立了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每村还配备了保洁员,改变了过去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可随着时间推移,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的问题出现,部分农村垃圾收集不及时、不彻底。! Y. G7 S$ i9 O" |) _  n$ R5 I3 x
  马坪镇有关负责人胡成才介绍,每年镇里仅在垃圾收集、处理这一项上就要花费近200万元。以前市级有奖补资金,现在完全靠基层财政,压力颇大。. }1 R" Z+ q- f: K7 |) U! f
  在终端处理上,各基层乡镇财力有限,不可能建设标准化的垃圾填埋场。“建一个无害化垃圾填埋场要上千万元,镇里负担不起。”胡成才说。如是,镇区垃圾就是简单填埋,将分散垃圾变成了集中垃圾,没有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目的。9 z0 v# ?( w" _
  处理能力也显不足。& s% L# R% \2 ?; A# m0 B, i8 C/ H4 s2 p0 p) C
  目前,随州城区仅有一座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500多吨,超过了480吨/日的设计处理能力。况且,随州人口不断增多,城市不断扩大,垃圾产生量会越来越大,春节高峰期可达到800吨/日。城南垃圾填埋场的超负荷运转,一方面造成填埋场提前填满,另一方面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4 t4 K3 R6 w5 S: ~4 ?' s
  乡镇、农村大多没有环保基础设施,不少地方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这是亟需改变的境况。
. Z3 d* k6 R2 G4 w- H4 P
" W: o  m5 S+ ]/ S4 N7 ^# Y: ]解题:建好终端,垃圾分类$ b# A5 `  |: V
  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给我们带来的是处理方式的思考。当前,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填埋处理显然与之不相适应。
9 ^" b$ H* ^$ I) g: g& _  对于随州而言,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尽快启动处理终端建设,已是在弦之箭。
2 J7 H1 r: S" Y) v  相比较而言,结合国际、国外的经验,垃圾焚烧应是科学明智之选。2016年,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全部达到清洁焚烧标准。
! U( F$ p5 v- u, z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以来,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每年约30座的速度增长。如今,全国已有垃圾焚烧发电厂约250座。0 R' L4 |+ C9 m
  我们的兄弟城市——仙桃,此前也因垃圾焚烧的“邻避效应”爆发了群众阻挠事件,经过细致的群众工作,得到圆满解决。前不久,该市垃圾焚烧项目成功点火,其破解“邻避效应”的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 s3 x6 s. H& t9 i& ~4 ~
  由此可见,垃圾焚烧并没有那么可怕。业内专家也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公众担心的二噁英问题已可知、可防、控。目前,我国已全面执行垃圾焚烧新标准,二噁英排放限值达到0.1纳克/立方米,与最严格的欧盟标准一致。" l; A; s. T+ V$ j) v$ ~9 a7 M
  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我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行动方案,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必须在明年年底建成。0 T1 n. a! n6 o
  目前,广水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已走在全市前列。据了解,该市投资3.78亿元的垃圾焚烧设施年底将点火,日处理垃圾600吨,完全可以满足该市全域垃圾处理。该市城管执法局局长朱桥梁介绍,从5月份起,该市农村垃圾填埋场全部关停,所有垃圾运至乡镇处理。各乡镇正在筹建垃圾压缩设施,集中压缩各镇村垃圾,统一运送到市级进行焚烧处理。" T! {. ~7 Q& i- ^8 G" u" @
  分析来看,解决终端只是一个方面,建立垃圾分类制度也是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必要手段。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实行垃圾分类,一是可实现有用的垃圾回收利用,二是减少餐厨垃圾等对焚烧的影响。
7 U; X! E+ w* A$ l. B) v  今年初,我市在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就垃圾分类问计于民。目前,各地也通过市场手段、增加投入的方式,让垃圾分类逐步走上正轨。" ~) [& P3 _1 c  G# U
  广水市马坪镇通过市场化的机制让乡村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胡成才介绍,将镇区及乡村垃圾收集实行市场化外包,可以很好地解决垃圾收集不及时、分类不彻底的问题。整体核算下来,该镇每年需投入150万元左右,比以往要少。
6 a5 Q8 @' P$ P7 z  “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事,我们的举手之劳,就可以改善我们的环境。”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说。3 H/ P6 Y" Q3 a9 w
  无论是建设垃圾处理终端设施,还是推行垃圾分类,随州等不得了。
6 L' X- ]: E, J) V! U8 }. e 垃圾.png
% ?5 e: r5 }9 b/ k  F- L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