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0-11-16 16:43 编辑
爱国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随州一中高一(6)班 宋雨轩 指导老师:李昱
曾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的卢新宁曾经说过:“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祖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作为青年当事人,我们当付诸践行,在与祖国的深切联结中谱写青春之歌,让爱国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爱国构筑为人风骨。“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不应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奉献国家。 被称为“北斗女神”的徐颖便是这样一个人物。 徐颖是中科建院以来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她从事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项工程在旁人眼里看来显得太过庞大和艰深,很难想象会有年轻一代参与其中并占据重要地位。有人说,科学变了。可徐颖认为,科学以及科学精神从未改变。她坚守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身上那“严谨、创新、耐得住寂寞,做对国家有用的东西”的科学精神。对徐颖来说,下班后于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全身心投入研究,连续几天熬夜计算测试已成寻常。对此,徐颖从未有过怨言,她认为当今的科研工作者享受着国家的优待,更需要以一腔爱国之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为祖国效力。 爱国承载时代责任。习近平主席在报告中多次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数十万90后医护人员奔赴抗疫前线,朱海秀是这批抗疫青年的代表者。 22岁的她在疫情爆发后,瞒着家人在除夕夜跟随医疗队北上援助武汉。央视新闻里她一张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的黑眼圈照片,让全中国人民认识了她。面对镜头,朱海秀只是摆了摆手,说了句:“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就干不了事了。”在死神面前争分夺秒,使她变得果敢、坚强,而她是这支医疗队最小的队员,是一名95后。朱海秀回忆当时选择:“如果国家需要我的话,我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她以其爱国之心,担起了时代的责任。 爱国构筑民族神魂。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风雨如晦的时代,鲁迅以其爱国主义精神,化作时代永恒的坐标。他以鹰一样犀利的目光,以笔为刃,厮杀出一条通往希望的血路,擎起民族的火炬。他的爱国之心,惊醒了沉睡的国人;他的爱国之情,感染了千万迷惘的青年,他用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 我们青年一代,既是逐梦的一代,更是圆梦的一代。秉持爱国之情,践行报国之志,当代青年亦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身体力行地书写新时代民族华章,让爱国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