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9708|回复: 0
收起左侧

青瓦镇——安居

[复制链接]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8-10 21:1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青瓦镇——安居
      
        我曾经多次到过安居,但那是几十年的事,记忆中的安居,停留在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中,那时我才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寻梦的岁月;在安居当时繁华热闹的十字街头来回游玩,到老街去只是偶尔路过,没有详细端详。当时接触那里的人与事如怱怱过客,印象已模糊;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唤醒了怀旧的记忆,旧的事物有了新的感知,沉淀下来的东西随着时间积累而发酵。
        这次我带着旧地重游的兴致,于前天再次来到安居,拜访这里保留原来模样的老街,寻旧依旧,景物多了些苍桑感;双眼凝视着这些老街老屋,仿佛时光凝固,尘埃中泛出的光晕,把老街的物件沁染成一片青瓦色,让人思绪回到久远,依然是那么深沉而安祥。
        安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西周时代曾国的城池遗址地,随南的商业重镇,生意兴盛,人口稠密,来自陕、豫几省的四方来客,为寻商机,每日似鱼潮贯入,如期而至,壮大了这里一批商贾富豪。
        安居兴旺的商业与人气造就了许多大户深宅,随州流传着“安居的娘子,环潭的房子”的俗语,更给安居增添几分神气。其实安居除有美丽漂亮的姑娘外,其漂亮的房子也远胜过环潭,安居是二者兼优之;此俗语是为了彰示随州各地方不同亮点,而选其一精项,渐相传开。安居旺盛的商业与气派低调的房子相比,诠释了当地富商们勤奋操业的内涵秉性。为迎娶安居的娘子,曾是随州小伙子的期盼与荣耀,记得我的一位同学长松为迎娶安居漂亮的姑娘,自己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当时迎亲的那天,带着我们这帮楞头楞脑的年轻兄弟,闯过自己媳妇的娘家设下的重重障碍及玩笑游戏,硬是把新娘弄到了手;在长长老街放起了一串串爆竹,烟花中青瓦色的老街,更显得迷人。
        安居老屋子有很多徽派风格建筑,山墙挂起,翘角飞拱;老街素有九街十八巷之说,规模据此非常一般,现在的老街,是当时最繁华的一条主街,以它为中轴线,四周街巷向外并列分布,短窄紧凑,小巧宁祥;每户都是通长的单间门面房,多为一院二厅布局。走在老街窄巷,青瓦褐砖,赤石铺街,屋檐错落有致,墙角呈徽式结构,飞檐上翘,一眼望去如群鱼跃起,或龙首腾空,静中涌动,敛中含宣,显示一派呼之欲出的势能,让行人欲停而不止。
        街上斑驳的墙面似山崖悬壁,褐砖走线,行格规正,守心若弦;青瓦密布似沧海波涌,层层叠叠,密衔相扣;瓦面上附着青苔露芽,初现生机;门扇厚实,质地干韧;门窗半掩,人影无迹,似主人随意间敞开来的怀抱,迎候四方宾客顾主,洽谈生意,笑谈举止间尽在茶饮中。门前花狗打着旽,安祥的守护老街上的寂静日子;风吹房主凉晒的衣被,舞动青瓦色薄雾的影子,时光恍然。
        老街在日光穿梭的岁月里,沉静得如熟睡的卧佛,它以不变的本色,应对万变之诱色,沉积下一层灰青色的风霜,让人视野中溢满沧桑,春来冬去,诉述一段段商贾豪士的兴衰史;踩着散落满地的破碎青瓦片,仿佛寻找出历史的车轮辙迹。
        行走在老街的光亮处,街边屋檐下坐着一位八十余岁的老者,面庞清瘦,银须飘逸,在自家门口迎晒阳光;目光静闲,却富有精神,似有仙骨道气般的气象。
        他望着我,主动打着招呼,说道“你拍照这些老屋子干什么?有什么可拍照的”?
        我应声答道:“这些老房子现遗留的不多了,拍它留个记忆吧!”。
        他说道:“是啊!这些房子快百把年了,我这四间老房子,是我祖辈上传下来的,我魏氏兄弟四人,一人一间”。
        “看得出你的家势,在那时可能是大户人家呀!”我说道。
          “解放前二三十年代,我家是开百货店的,日杂布匹、手工农具、灯腊瓷器、文笔草纸样样具全,生意好得很!”他用生意人熟炼的顺口语答道。
          “你当时年纪有多大了?”我问。
          “我已十几岁了。那时沿街做生意的人很多,整日挤满了来往的人群,客店歺馆,典当钱庄、百货小吃一应尽有;我兄弟四人,最后各自独立门户,生意很兴旺”。
        他指着自己房子介绍道:“你看的都是街面的房子,其实房子后面大着呢!这房子前后五十多米,三堂二院,后面还有一个的碉楼,防土匪的,可惜四十年代被日本飞机给炸垮了”。徐老汉暗伤地说道……
        街上象他这样老房子有很多,有的在解放前己被毁了,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户主们把原来的老房子,进行现代化的改建,为便于舒适配套,加之有些原住户为生活外出工作,空置的房屋无人看管,日久失修,使老房子逐渐衰败。
        面对安居老房子的现况,徐老汉很无奈的叹着气;儿女后辈们己移居在城里生活,他和老伴在此生活了整整八十多年,对老房子有割不断的情怀。虽然现在生活过得平静无忧,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从十八岁起学做“芝麻饼”手艺,已有近七十个春秋;他们用大半辈子时光,琢磨这门芝麻饼的手艺,把时光及专致柔进入圆圆的饼质中,柔出了老街醇朴悠长的味道,产生“香、酥、厚、甜”的丰富味蕾感受,令四方来客慕名定购,安居“老街徐氏芝麻饼”由此在随州口碑盛传。
         老街的西街,生活清闲宁静,与之相比,东街人气要胜得多。
         闻着西街烤饼的清香味,我走向窄窄的东街;街头有一家 “老李豆皮店”正在炒、烤豆皮,淡淡的青香味,带有青涩的豆香,使人有了购买品鲜的念头,买下三斤多青色干爽的豆皮,打包准备带回家。“老李豆皮”是安居另一张名片,每天迎着老街第一缕阳光,老李夫妻二人己忙活得汗流浃背,灶火正旺,青烟升腾,待锅里吐着水泡泡,沸腾片刻,捞起摊成薄皮状,上灶慢火细烤,最后摊布凉晒,气丝吐纳使其内质发生媾变,味道含蓄厚重。安居豆皮己在随州形成一项饮食文化产业,一缕缕清烟的香味,持久地弥散在老街的大街小巷。
         安居老街东、西两街的中心地段,老百货楼及食品楼是“安居羊杂”火锅店聚集地,四五家大中型羊杂火锅店分散在街两旁,生意兴隆,慕名而来的食客,大口地分享本地安南山“土山羊肉”的腴肥美味,在臊性豪起,嗨论天空的同时享受老街朴实厚重的味道。“安居羊杂火锅”是老街上第三张名片,他们坚守不变的原汁原味,是老街“吃货”们相欢时的最爱。
        最后;我来到安居老街的后巷,走进前后交错胡同里,到处可见黛墙青瓦的老屋,有的残壁断垣裸露一片,剩下横担的木梁,已熏成碳黑色;青色瓦片碎零满地,青色方砖四处散落,杂草丛生。泛出老褐色的墙体摇摇欲坠,一派荒废的景象,让人腕惜。然而在这里仍能看到昔日青瓦黛墙盛景的影子。         
        现在房屋斑驳残斜,人去房空,偶有人家出入,倾覆的房地己种上各种蔬菜,鲜嫩肥壮。我穿行在断垣之间,在房缝隙间寻找老墙飞拱,追踪废墟的劫后余生。我轻足趿地,忽闻孤燕掠飞,最后落在墙头的飞檐翘首之上,给翘起的飞檐增添了几分傲起的底气。
        老街今昔如故,往事如烟,其沁润出青瓦般的本色,尤如一位暮年的老者,一生坚守一座空穴老屋,切身合体地厮守这份情感,熬出的岁月,有陈久质朴的味道;它没有烈日耀眼中的绚阔,却有余辉涂尽后的苍壮,青空茫茫,深邃而简洁。
        老街现存的老屋,己经历起时间的考验。它陈旧却有韧性,残缺而不腐没,没有华丽的外表,却不失素雅的气质。满街黛墙联邻,屋脊青瓦交际,烟云沧沧,似苍海一隅;虽没有磅磚的气势,甚至脆弱得一击即碎,但它即使是玉碎,也不丢失自己的色质。老街上朴实的人性、古景及美食,守持着回归自然的生存之道,记录着老街留下岁月痕迹,诠释青瓦镇的历史脉络,使它的历史泛出青釉色的光泽。
        老街历经百年的风雨洗礼,已有些破损,但它永不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至此:我对安居过往的模糊记忆,逐渐变得清晰。古老的安居老街象一条沉睡的青龙,老街青瓦房是待琢的玉胚,正需要我们用心的关注和抲护。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