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6-6 12:22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近日来,市委党校在2022年秋季主体班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员在潜心研读中领悟精神,在学习讨论中鼓足干劲,推动形成学习热潮。现摘选部分学员文章,以飨读者。
用文化底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李可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型,也要铸魂。如今,一个村庄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底色的吸引力、乡村气息的魅力、产业生态的粘附力。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用文化底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用文化底色筑牢精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亮点”纷呈,是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每个村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村名、区位、交通、资源等实际情况,挖掘自己的文化底色,靠文化底色凝魂聚气。要在“新”字上做文章,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元素的底蕴、精神和价值,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基层治理、移风易俗加油添力。例如,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挖掘孝老爱亲、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通过家风标语、墙体彩绘、文化长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优秀文化入脑入心,提升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
用文化特色助推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应该立足自身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底蕴、资源禀赋、优势特点,找准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精准选择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我市将炎帝神农文化与茶文化有机结合,培育了“曾侯银剑茶”“神农红”“炎帝红”“神农有机茶”等系列茶品牌,深入挖掘种茶、采茶、制茶、品茶文化,扩大茶文化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广水油榨桥村依托莲花种植,打造清廉文化教育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做大“荷花经济”,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种养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更好发挥农村农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
用文化元素建设美丽乡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美丽村庄建设,应凸显每个村庄的文化特色,与地理、水文、日照、气候、建筑、景观等因素结合起来,尤其要把古文化、古建筑、古风俗、古技艺、古树等元素融入其中,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逐步建设,最后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风貌。随州地区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要在“融”字上求突破,号召广大农民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建设民宿、农家乐、体验馆,开展旅游服务礼仪评比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曾都区坚持“无规划、不建设”,实行“乡贤绘草图,专家出蓝图”,采取“村公示知晓、镇集体过堂、区联合会审”三级把控法,从严把控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审批,使美丽乡村建设既尊重村民意愿,又兼顾地域特色,提升了美丽乡村品位。
用文化浸润基层社会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文化“以文化人、浸润人心”的作用,常态化开展弘扬时代新风和移风易俗行动,完善村规民约,开展乡风评议,深化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发挥村民议事会、乡贤参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文化传承与创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我们要聚精会神、脚踏实地,一笔一划、一步一个脚印挖掘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热”起来,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增色赋能。
(市委党校2022年秋季县处级干部进修班 市委宣传部)
以“五个牢牢把握”为指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李贵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这“五个牢牢把握”为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以此为指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随州落地生根。
要坚持理论武装再强化,在学深悟透上下真功见实效。要着力增强学习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切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我国发展的逻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同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深化认识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要坚持宣传阐释再深化,在入脑入心上下真功见实效。要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党委宣讲团集中讲、专家学者深入讲、会议代表就地讲、多样化宣讲队(团)广泛讲等方式,用好用活“两团多队”,既要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做好聚焦,切实提高宣讲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要着力增强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思想性,联系过去5年和新时代以来的10年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联系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要坚持坚持网上网下一体推进,不仅“面对面”,还要“屏对屏”、“键对键”,充分发挥媒体、网络的优势,用好用活视频会议、网上宣讲、新媒体传播等载体,扩大受众面。要加强对二十大精神的研究阐释工作,组织专家学者结合随州实际,开展深入研究,推出一批精品文章和课程,切实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增进人们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要坚持贯彻落实再细化,在学以致用上下真功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干字当头、以干为重,把学习成果融入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思路举措上,转化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自觉行动上,落实推动随州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增信心、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市委党校2022年秋季年轻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性修养”进修班 市委宣传部)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方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强调,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吸引支持企业家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独特优势的高度重视,提供了现实遵循、前进方向和实践指南。我市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脱贫攻坚战中,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12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8.5万人如期脱贫。在夺取脱贫攻坚战这一历史性的全面胜利后,我市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对“两不愁三保障”、兜底保障、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等一些“输血”性政策继续落实。截至目前,我市共打造9个美丽乡村示范片,7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69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随州大地上加速展开。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困难
我市乡村振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乡村振兴依然任重而道远,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短板,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二是人才短板,农村普遍存在“人才空心化”问题,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文化短板,当前乡村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够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四是生态短板,当前乡村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五是组织短板,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发挥统一战线特色优势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资源,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人才。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资源充沛的优势,参与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发挥统一战线凝聚共识的引导优势,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设良好氛围。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营造出关心支持、热心参与和真诚服务乡村振兴的宽松环境、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随州的“企业家故事会”等系列活动,展现出企业家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优良精神。我们可以在乡村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乡贤故事会”等同心逐梦、同圆中国梦的教育活动,进而凝聚起服务乡村振兴共识。
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汇聚广泛力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理顺好各方情绪、协调好各种关系、化解好各类矛盾、平衡好各自利益,把党外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才有效集聚起来,最大限度地释放出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的战斗力、创造力。
发挥统一战线积聚资源的渠道优势,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拓展更大空间。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积聚资源的渠道优势,构建多元资金筹集渠道,为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拓展更大空间。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谊平台作用,以“请进来”与“走出去”形式,积极开展人才回归、企业回迁、创业回乡、资金回流等外引内联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发挥统一战线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形成更好机制。充分发挥好党外人士的民主监督作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领导体制,构建“重点突破、系统推进”的改革创新机制,“一懂两爱、引领发展”的人才支撑机制,“协同合作、多方互动”的工作推进机制,为统一战线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制度支持保障。
(市委党校2022年党外干部培训班 市人社局)
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要抓住七个要义
肖新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重要论述,再次回答了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书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此,一定要抓住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的“七个要义”,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最高原则——党的领导
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把握正确办学方向,保证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坚持和完善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组织对本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牢记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既是党领导下的学校,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任务,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守护者。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落到实处。把握核心内容——理想信念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要强化核心意识,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维护“两个核心”。要强化价值引领,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强化文化自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把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作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环节。明确方法路径——学懂信用
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学是前提,学懂是关键,真信是根本,真用是目的。做好“研究生”,当好“思想者”,开展“大学习”。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加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大起来。遵循基本规律——因势而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艰巨性,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要构建整体战、出组合拳、奏交响乐,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好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堂平台。要努力构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协同育人的“立交桥”,形成教学主课堂、活动大课堂、网络新课堂一体贯通、无缝对接的“三全育人”立体网络。夯实关键基础——教师队伍
习近平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打造忠诚可靠的师资队伍,强化“育”的责任,提升“专”的水平,转变“管”的方式,打造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的工作队伍。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够肩负起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知心人和引路灯的责任。要办好思政课堂,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瞄准终极目标——全面发展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思政工作的终极目标,无论是教学管理、条件保障,还是后勤服务、文化建设,都要服务于这个终极目标,都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市委党校2022年秋季市直科级进修班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迈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王小林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二十大报告总揽全局、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一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好报告,是一个紧扣世情国情党情、紧贴党心军心民心的好报告。报告通篇贯穿坚定的信念追求、强烈的使命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充分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是我们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
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各项重点工作中体现对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事业的讲话:“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我的心情倍感激动、倍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
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时刻将人民健康牢记心间,刻苦钻研、勇毅前行;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勇担百年奋斗目标历史重任,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深入临床一线,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积极开展下基层、进福利院、社区卫生服务、志愿者服务活动、红十字会活动,加强红色教育及宣传,加强全民健康宣教,促进全民身心健康。
坚持实事求是,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提高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把党的理论精髓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虚心向革命前辈学习,提高管理能力,加大管理力度,压实管理责任。
坚持廉洁自律,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敢于同一切不良行为作斗争。提高政治站位,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任何时候都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不断深化理论武装,确保信念始终如磐;不断加强党性锤炼,确保初心始终不变;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确保操守始终高洁。
坚持学以致用,创新发展。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发挥科教兴医,对医共体及医联体工作加大创新力度,积极运用创新发展的思维眼光加强专科建设,提高学科发展;面向未来,立足长远,把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结合随州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规划,以时不我待、毕力同心、苦干实干的精神,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力推动随州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奋力谱写随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市委党校2022年秋季曾都区乡科级班 随州市曾都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