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中心医院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307|回复: 0
收起左侧

【健康科普】关爱女性健康 从“心”开始

[复制链接]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22 09:5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4-3-7 10: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健康科普】关爱女性健康 从“心”开始

    你知道吗?中国每年有近1000万新妈妈,其中,20%的女性曾在怀孕期间患上抑郁症,63%的女性曾罹患产后抑郁。这意味着,每年有600多万“不开心”妈妈。她们正在经受着“不知所谓”的情况的困扰,而这也同样影响着她们的家人。
    32岁的李女士就是一位“不开心”的新妈妈。在产后1个月后出现眼睛胀痛、疲劳、睁不开、不想看东西,曾被诊断为轻度干眼症。一直情绪低落,担心自己的眼睛好不了,经常自我怀疑,烦躁不安;做事无法集中注意力,也缺乏兴趣,担心自己对孩子照料不周,经常拿自己和其他妈妈作比较,感觉自卑,不想见人,在家用菜刀划手腕及大量喝酒企图自杀;夜间睡眠间断,早醒,感觉乏力。家属带其来我院精神心理科求治,诊断为“产后抑郁”,给予抗抑郁抗焦虑及改善睡眠药物对症治疗,辅以心理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住院28天后患者治愈出院。产后抑郁的妈妈往往不能有效地照顾婴儿,她会因此感到自责、自罪,严重者可能有伤害自己或婴儿的风险。
    今年3月8日是第114个国际妇女节,女性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女性自身、子女、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关爱、关心、关注女性健康,从“心”开始。
    据统计,近年来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等多种精神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攀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如女性焦虑症的患病率为男性2倍以上,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占比高达68%。相比男性,女性通常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心理问题,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极易引起身体问题,如:子宫肌瘤、乳腺结节、月经紊乱等。此外,女性心理健康受损容易造成夫妻关系不协调以及亲子关系问题,从而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导致子女出现焦虑、强迫、抑郁等问题。现代女性除了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工作和职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19年《中国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绿皮书》指出,职场女性心理问题呈现普遍化和年轻化趋势,工作压力、经济状况和外貌身材是职场女性心理问题最主要的三大来源,而熬夜、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现代生活方式也给职场女性心理健康带来了隐患,且绝大多数职场女性在孕产期易出现抑郁情况,以产后抑郁最为普遍。如何维护女性的心理健康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世界卫生组织为女性心理健康归纳了十大标准:1、对环境能充分适应;2、能正确了解自己;3、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文明发泄不良情绪;9、能维护集体,发挥个性;10、能遵守社会规范,基本需求适当。一、不同时期女性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独立意识增强,既有儿童的幼稚,又有成人的心理特征。情绪欠稳定,易走极端,易受环境的影响,对社会潮流很敏感,渴望独立与被尊重,强调实现自我。
    产褥期:孕期情感比较脆弱,易激惹。产后生理变化,体内激素的不稳定,产后两周内特别敏感,依赖性较强。
    围绝经期:由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敏感多疑、胡思乱想、焦虑不安、烦躁易怒、周身不适,易消极悲观。
    老年期:由于丧失感,更加脆弱,耐受力降低。
    二、哪些因素影响女性心理健康?
    生理因素:青少年期第二性征的发育,产褥期前后激素的变化,围绝经期女性激素的撤退,老年期生理功能的衰退,疾病的困扰等。
    心理因素:敏感,依赖性强,脆弱,易受暗示等。
    社会因素:社会对女性的认知有天然的偏见,有上厅堂下厨房的双重要求。
    三、一些改善女性心理健康的建议:
    1、均衡膳食、合理补充营养:Omega-3、B族维生素、益生菌、镁类等,建立良好的生理健康基础。
    2、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学会倾诉和分解压力,学会适度卸减压力,积极寻求支持,可以找自己的闺蜜、家人或者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倾诉,也可以参加心理培训课程,学习一些心理调节技术。
    3、参加群体活动,坚持体育锻炼保持与其他人接触和联络,脱离自我封闭的环境。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辅相成,做做瑜伽或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4、不传递焦虑。女性朋友往往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很大压力,很多妈妈对孩子照顾得细致周到,过度担心,高度关注,同时期望过高,控制严格,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也会影响孩子的心身健康。
    5、保持生活情趣,享受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如:读书、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跑步、健身、爬山、养宠物等,找到真正能放松自己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出现心境不良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良好状态。

    身心疲惫、压抑感、兴趣减少、烦躁、爱发脾气、强迫倾向、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表现,以及与心理因素相关的恶心、胸闷、呼吸困难、胃疼等身体不适。
    但是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持续超过2周以上,或者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应该向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返回随州中心医院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