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462|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传统村落九口堰村—— 古色红色相辉映 传承发展绘新卷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4-8-5 09: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37a309a792158a01262175d87215dddf_img_225_1164_504_287.png 计划投资2.3亿元的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地提档升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徐斌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 琴 实习生 吴佩轩
      群山环抱,碧水潺潺,古树掩映,粉墙黛瓦。
      盛夏时节,走进中国传统村落——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的诗画意境扑面而来。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随州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明清时期古建筑——“孙家大院”,也是如今的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旧址纪念馆。九口堰的历史便与孙家密不可分。
      九口堰革命旧址纪念馆馆长顾世国介绍,孙氏家族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分别迁至京山、安陆和随县,其中一部分就落脚在如今的九口堰村,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所居之处名为孙家大湾。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孙氏两兄弟兴建了孙家大院。中国古代,民居选址和布局都极为讲究。孙家大院也不例外,它背倚罗什寺山,面向桃源河,北有发脉于大洪山的紫山,南有白兆山,群山护卫,河谷开阔。
      从房屋布局来看,孙家大院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有大小房屋56间,为典型的三进两院、左右对称格局,是全封闭内廊式砖木结构建筑。房屋以粉墙为底,配以深灰色瓦顶,黑灰色梁柱和门窗,呈现古朴典雅的基调。
      “孙家大院的建筑风格是独树一帜的,有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顾世国介绍。如屋脊正中央类似铜钱造型的装饰“太阳符”,屋脊翘檐处的凤凰,据说都是炎帝神农后裔处所的标识,有镇宅的作用。
      历史的风霜虽褪去了建筑最初的色彩,但由于保护得当,房屋的主体基本没变,仍保持着200多年前的风采,记录着明清时期随州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状况,体现了当地的劳作、风俗和建筑文化等。
      院内多副抱柱联,意蕴丰富。如“房前河浪钟鸣山启迪张衡地动仪,屋侧春风桃花尖传说王母群仙会”,书写的是孙家大院周边优美的自然山水和风物传说。
      “永嘉南渡人去矣门前留下洛阳店,鸠摩东游送佛来屋后住锡罗什寺”,介绍的是孙家大院周边的人文历史。随州洛阳镇与河南洛阳有什么关联?据史料记载,西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大量中原人南迁,史称“永嘉南渡”,当时迁到随南的多为河南洛阳籍人,他们就把新居地取名为“洛阳”,以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孙家大院后山因山顶罗什寺而得名。鸠摩罗什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公认的第一大家,被后世尊为中国佛教八宗之祖。佛门弟子为了纪念他,在全国各地建了很多罗什寺,孙家大院后山上的寺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在山顶仍依稀可见罗什寺遗址,据说民间香火不断。同时,还有可以上溯到西汉年间的古寨墙,不少游人徒步而行,从一段段石头墙上找寻历史的印记。
      孙家大院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建筑本身,还因其在新四军第五师历史中的地位而被进一步凸显。1940年6月19日,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政两部进驻九口堰,就住在孙家大院。孙家后人孙丽平介绍:“当时两个太爷爷带头为部队筹集钱粮和军需物资,同时腾出大部分房屋让司、政两部入住。”
      皖南事变后,遵照党中央指示,在此组建了新四军第五师,1941年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率将领在此通电就职。1982年,九口堰革命旧址纪念馆成立。如今,在这里可以看到司、政两部的办公、学习和生活场景展示。
      顾世国介绍,孙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发展壮大,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他们修建了大大小小许多堰塘,其中有九口规模比较大。1984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受邀为纪念馆题写匾额时,还记得那个有九口堰塘的湾,后来孙家大湾更名为九口堰湾,在此基础上有了现在的九口堰村。
      以孙家大院为中心,师直机关、抗大十分校、挺进报社、边区建设银行、战地医院、兵工厂旧址,黄春庭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分布在九口堰村,构成了完整的革命旧址保护体系。
      如今,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古色村落、红色文化、金色银杏、绿色山水,在这里交相辉映。2014年,九口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该村持续挖掘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路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推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该村通过红文、红旅、红廉、红农融合等,放大红色资源优势,每年有50多万人次来此缅怀先烈、瞻仰和研学。通过盘活资源资产,吸引国内著名民宿品牌“大乐之野”进驻,引领随州高端民宿新风尚。曾经的随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新四军第五师挺进报社等革命旧址则摇身变为“百美驿站”“长江公益之家”,成为新的乡村“会客厅”。
      去年底以来,曾都区乡投公司在九口堰村实施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地提档升级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3亿元,包括数字展厅、李先念纪念园、红色培训及研学基地、综合服务中心及红色研学户外体验区、建筑更新改造、户外运动探险基地、景观及场景展示、景区内配套设施等工程。
      项目现场负责人李倩介绍,目前,大部分工程主体均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景观配套等工程施工。项目建成后,将集红色研学培训、户外拓展体验、乡村休闲住宿、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全力打造4A级红色教育旅游景区。
      九口堰村党支部书记代道明表示:“将充分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全面壮大红色旅游业,做优做强高效绿色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乡村旅游和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