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760|回复: 0
收起左侧

【神农风评】提升“七力”助力建支点 ——三论整体提升环境助力支点建设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神农风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抓住关键、突破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整体提升,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
      聚焦加快建成支点,我省“新春第一会”明确了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我市结合实际找准“七大战略”落地实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出了提升“七力”的部署,奋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发展。
      做大经济总量,提升战略支撑力。发展不够是我们最大的实际。要把各项工作向更高定位对标、各方面行动向更高标准聚焦、各种力量向更高要求集中,以小块头有大格局的志气、小体量有大担当的豪气,敢于补历史欠账,敢于争发展标兵,持续巩固和增强稳中向好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保十争八”,力争到2029年,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
      用好科研平台,提升创新策源力。随州拥有专汽、应急、香菇、稻米油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有用武之地。要深入对接省内外科技创新源头,共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建立随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打造“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随州”的科创飞地。积极引进综合性实用型理工科本科院校,吸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随州产业特色鲜明,但也面临特而不强、特而不优等问题,推动特色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是必由之路。要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持续实施“链长”挂帅、“链主”培育、“链创”支撑工程,力争专汽应急、农产品加工、文旅三大主导产业全部突破千亿元。
      巩固外贸优势,提升开放辐射力。随州外贸特色优势明显,农产品出口多年稳居全省第一,专汽产业外向度不断提升。要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加快建设随信高速、随荆高速,积极谋划随信高铁、随岳高铁,不断完善公铁联运体系。探索“半散装件出口、国外组装销售”模式,持续深耕“一带一路”市场。对接“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重塑发展方式,提升生态承载力。随州是府河淮河源头,鄂北重要生态屏障,是湖北长江大保护的前哨。要坚决筑牢美丽湖北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让“绿色颜值”和“金色价值”共生共赢。
      擦亮炎帝名片,提升文化影响力。随州炎帝故里、曾侯乙编钟蜚声中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大有可为。要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办好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创建炎帝故里5A景区。深入挖掘炎帝文化、编钟文化内涵,参与打造襄十随历史文化之旅精品线路,加快建设随州旅游“1号”公路,打造全省特色旅游目的地。
      促进城乡融合,提升区域协同力。随州地处鄂豫要冲、承启汉襄,城乡收入比较均衡,协同发展有条件、有基础。要积极融入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以中心城区带动发力、县城农村支撑给力,促进“市区一体、曾随同城、主副互促、园区提能、城乡融合”,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提升“七力”是随州登高望远、永攀高峰的重要领域所在。要坚持“七力”并举、“七力”并发,推动全市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整体提升,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蓄势赋能、贡献力量!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