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伍雅兮 于 2018-3-16 17:42 编辑
9 N4 e, G) D9 {
! |9 L9 L2 c" v5 o' u# a- r7 S“感受随州看发展”寻找最美基层干部 / |1 v( |( A9 s% q. k2 ^
致富“种子”盛开脱贫“希望花” 本报记者 包东流 ) r) L& W; _5 I2 h3 l8 Q
3月15日上午,府河镇閤家河村小龙虾养殖基地里,三位村民正蹲在田埂上,用砖块磨碎淡蓝色的硫酸铜,称重后用水稀释,递给水面上撑船的村民。撑船者接过水桶,将小船摇入水面,再把硫酸铜均匀撒入。 “先用硫酸铜消毒、灭青苔,然后培草,待4月份清明过后,就能放入虾苗了。”閤家河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存安一边记录每亩水面硫酸铜的用量,一边告诉记者。 小龙虾养殖基地的58亩水面承载着閤家河村56户贫困户137人脱贫致富的希望。“程书记建立产业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们村里播下了致富的种子。”村民易祖年说。 程书记名叫程子发,是閤家河村的村支书,当过乡村兽医,办过养猪场。2016年,程子发牵头成立产业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吸纳为社员。 合作社成立伊始,社员们就开会,纷纷表达脱贫致富的发展意愿。“社员们有想养鸡的、有想养猪的,也有想种大棚蔬菜的。”程子发说,“只要想做事,村里都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想种大棚蔬菜的易祖年,程子发为他联系曾都区农技中心,为他提供技术指导,帮他申请奖补资金,2016年易祖年纯收入1.2万元左右;想养猪的刘和清,经验丰富的程子发亲自授课,为他规化设计建好猪场,选猪、防疫、配种,出售都手把手指导,2016年刘和清循环养肉猪54头,由于当年年牲猪价格好,仅此一项就为她家经济增收3.5万元……“村书记培训+贫困户养殖+资金奖补”的模式在全村推广开来。 截至2017年底,26户74人成功脱贫。当年底,合作社的小龙虾项目启动,获得社员的一致拥护,56户贫困户全部入股。“今年托管投产,预计年可获利14万元左右。”程子发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产业扶贫项目有了发展方向,贫困户参与度越来越高,脱贫攻坚工作来越来越得心应手,整村脱贫出列信心满满。 ; k3 E3 x+ \# ]; c( G& _
“第一书记”的乡梓情怀
5 f# m8 o, G9 g% Q* b本报记者 包东流 从府河镇区出发向东南方行进6公里,在醒目的“全国文明村”指示牌指引下,记者来到了白河滩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亮丽的新农村别墅、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桂花树……“现在的白河滩路通、水通、环境美,足不出户就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白河滩村支书白自安说。 白河滩村支书白自安接受记者采访 / g9 V2 W; b$ u. d
“现在住的两层楼,150多个平方,比以前的旧房子好多了。”3月15日上午,在自家门口晒太阳的罗秀章见到记者的到来,乐滋滋的带着记者参观她家的别墅。 罗秀章以前住在白河滩村一组,像她一样搬进别墅的还有一组以前分散居住的28户。“住上别墅,要感谢村里的‘第一书记’张吉德。” 张吉德是土生土长的白河滩村人,高中毕业外出打拼。1999年,他辞去工作,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经过不懈努力,创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必须要回报家乡。”被聘为村第一书记的张吉德如是说,如是做。 2009年以来,张吉德每年无偿出资支持家乡建设。国家修通村公路时,他拿出100多万元,为村里修了12.5公里的循环路,水泥路直达每户村民家门口。前几年连年干旱,他先后投资40万元扩改、清淤、整修村里堰塘12口,新建1座库容7万立方的小水库,保障了200亩水稻灌溉用水。2014年,他又投入300余万元建设新农村居民点,依山建设两户一联的别墅群,对一组28户村民居住的老旧房屋整体拆除搬迁。 改善村容村貌,更应让乡亲们富起来。为帮助村民致富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张吉德在村里成立湖北省地谷农业有限公司,将麦林岗村一组、二组和白河滩村一组抛荒半抛荒土地进行整体流转,与每个农户签订合同,以水田租金每年每亩500元、旱地租金380元向村民支付租金,同时还聘请村民在他的公司和流转土地上干活,按月给他们支付工资。 “我们实行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现已形成马铃薯和高粱两大特色种植基地,这几年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也富了。”张吉德说。 多年来,张吉德已无偿投入600多万元支持家乡建设,白河滩村逐渐成为富裕、文明、亮丽的生态新村。2017年,白河滩村喜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 V0 z3 Y# l2 B+ l% N6 w
保洁员书记 本报记者 徐 斌 去过洛阳银杏谷景区的人应该都到过龚店村,经过一座仿古牌坊后,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顿入眼帘,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一座座整齐的小洋楼,还有一棵棵参天银杏,让人误以为已经到了银杏谷. 3月15日,55岁的刘子洲正在家门口和妻子忙着搭建香菇棚. ”老乡,你们村里这么干净,是不是有专门的保洁员?”记者问. “那是的……”刘子洲刚开口,身边的妻子扯了一下他的胳膊,向他使了个眼色,刘子洲把胳膊一甩继续说到:”你干什么,我实话实说嘛,我们村书记都是保洁员.” 带着疑问,在刘子洲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他口中说的保洁员书记雷大成。 雷书记接受采访
. q7 S6 @" V4 {4 u4 A
眼前的雷书记是一个四十来岁,村民说他还是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呢.镇上的干部介绍,雷大成早年在矿山开车,2017年被村里聘为保洁专干,专门负责督办洁美家园工作,同时作为村里的后备干部培养对象.2017底,村里的书记出现空缺,经过民主座谈、组织推荐、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投票,雷大成当选为龚店村党支部书记,试用期一年。 去年冬天的大雪,压断了村里主干道上的树木,阻碍交通,影响村容村貌。雪停后,雷大成带领村里的一班人连日清理,一周内恢复了正常。 “之前作为保洁专干,工作上比较专一,现在作为村里的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起码我要保住这些牌子。”顺着雷大成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路边的几块荣誉授牌: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生态宜居村庄、湖北省千村环境整治示范村…… 龚店村紧邻千年银杏谷核心景区,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该村围绕洁美下功夫,瞄准生态作文章,打造靓丽村庄,形成旅游资源和洁美环境的良性互动,美景吸引了过往的游客,游客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益,洁美家园已经成为全村人的自觉行为。 “村里人讲文明了,我们保洁员现在的工作量也小多了,路上只有路过车辆偶尔扔的零星垃圾。”正在村委会门口修剪花坛的钱志森老人说。69岁的钱志森老人,是村里聘用的专职保洁员,负责1.8公里主干道的保洁工作,现在路面保洁工作量减少了,他还可以做一些花草树木的修剪工作。 “好在有村里的老党员、老书记们的帮助,还有村民的支持。”雷大成说,现在村里洁美家园工作已经形成了制度,有专们保洁员管理,定岗定责,村干部分片包保督办,村民们的文明习惯也渐渐养成,目前村里80%的农户住进了楼房,95%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60%的农户建了水冲式厕所,今年村里要启动厕所革命。 “雷书记,听说改厕所有补贴,我现在报个名。”一旁的刘子洲插话道。 “有有有,老刘赶紧改,要不然你儿子城里媳妇不会回来过年的。”雷大成说。 “哈哈,雷书记放心,楼上的洗澡间已经搞好了,今年厕所一定改到位。”刘子洲拍着胸脯说。
& M C/ F1 y0 k6 j; N* q, i
美丽乡村更宜居
% a* I9 v( w$ T% e0 S
随论记者 刘佳 巍然耸立白兆山,碧波潺潺桃源水,洛阳镇九口堰村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山水相依的地方。这里是新四军第五师的建军地,见证了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3月15日,走进洛阳镇九口堰村,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青砖黛瓦,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沿洛京公路主干道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一副美丽的乡村画卷缓缓铺开。 “现在路通了,到村里就更容易了,来这儿旅游的人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多了,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九口堰九组村民彭永国高兴地说。 在彭永国印象中,自家门前的路他有着深刻的体会,“每到下雨天,出门就是两脚泥,进来出去都麻烦的很!” 俗话说“要想富,想修路”,只有交通改善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现在的九口堰村通村公路全覆盖,累积硬化道路13公里,涉及10个组,真正实现了组组道路畅通。 近年来,九口堰村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共建美丽家园为出发点,基本形成“道路平坦通畅、住房包装漂亮、环境洁净优美、河水清澈明亮、突出宣传抓手、文明素质增强、景区品位提升、村庄亮点绽放”的格局。 洛京公路穿九口堰村而过,作为重要的交通干道,九口堰村对主干道5.5公里路段栽种了行道树,实现了绿化全覆盖。据九口堰村支书代道银介绍,为了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在村民的屋前屋后栽种了2万株红叶石楠和桂花树,这样四季常青和花草结合的景观格局不仅提高了村庄的绿化水平,并且让村民居住的幸福感也有了进一步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而是需要长期的管理和维护。“环境整治工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早前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倾倒垃圾随处可见,我们入户动员宣传环保理念,号召村民们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代道银说。为确保垃圾入桶,九口堰村加大投入力度,实现一户一桶,并在洛京主干道增设16个勾臂式垃圾桶用于垃圾清运,并聘请17个保洁员,进行分片区责任考核,对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进行污水改造,附设污水处理管道400多米,使农村污水得到妥善处理。
' A5 O# O3 z* v& W* M 图片:记者徐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