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树爱国心,外修报国行 随州一中高三(2)班 王欣然 指导老师:胡晓春
什么是国家?是脚下的土地,是心灵的归依;太平时是家,温暖可亲近,动荡时是国,坚固可倚仗。对于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国人,这一次疫情把国家于己的意义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相应地,社会上也掀起了新一轮爱国、强国、报国的热潮,内树爱国之心,外修报国之行,这是当代青年应具备的责任担当。
一腔热血爱国,方不负前人重托。
自1840年开始,近代中国在炮火中日复一日地零落。正因为我们的先辈赴汤蹈火,披荆斩棘,以血肉为药石,疗愈祖国沉疴,以筋骨为台阶,承载祖国前行,才有了今日中国的独立自由、繁荣昌盛。坚守大义的江姐,坦然赴死的秋瑾,孤勇兵谏的张学良、杨虎城……无数个闪着微光的名字汇成了天上的星河,沐浴在这样的星辉下长大,爱国早已是烙印在骨子里的密码,我们知道他们照耀着我们,我们也终将成为他们。因为,爱国之气脉代代相传,愿意为国挥洒的热血从来未凉,如此,方对得起前人的付出,方配得上生我养我的中国。
满心壮志强国,方不负青春当时。
正所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矢志不移,勇往直前,这正是青年人应当追求的。“中国梦,我的梦”,若人人都有这样的志向,何愁中华不能复兴?习近平曾在给北京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高度肯定他们下基层、担重任的人生选择,这些毕业生的做法,正是践行了自己心中的强国之志,选择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与时代中国同呼吸、共命运。 两手实干报国,方不负未来同胞。 常言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不仅要敢于有梦,更要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倘若无数个刚毕业的“黄文秀”都只把“回到大山”当做一句口号,何来中国精准扶贫的巨大成就?倘若下一位“李文亮”关键时刻瞻前顾后,谁还能为下一次的“新冠”吹响警哨?“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作为一名怀爱国之心、强国之志的青年,我们也许做不成英雄,但也要做些实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传递时代火炬时,对后辈们骄傲地说一句:“我从未让它黯淡半分”。 突如其来的疫情拉远了人们的社交距离,但却拉近了人民与国家的距离。我们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到自己被国家保护,也意识到国家需要我们来保护。 生逢盛世,自当不负盛世,让我们一起,内树爱国心,外修报国行,谱写民族复兴的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