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084|回复: 0
收起左侧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89】湖北襄阳:历史街巷重焕青春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4-12-29 19: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89】

    “真的是‘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登上襄阳古城临汉门城墙,远处岘山嵯峨叠翠,脚下汉江碧水汤汤,广东游客肖兵双感慨,“诗景交融,只此一句,就仿佛让人穿越到了1000多年前的襄阳城。”

    湖北襄阳,人称“天下腰膂”,在古代军事和经济地理中的独特地位,让其有“一座襄阳城,半部华夏史”的美誉。

    悠久绵长的历史,给襄阳古城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存。如何解决古城“有说头没看头”的难题,让淹没在市井街巷中的历史遗迹触手可及?

    襄阳以“守”为攻,“护其貌”。

    “看,这些墙砖,就是‘请城砖回家’活动中征集回来的。”在古城墙狮子楼段,抚摸着斑驳的墙体,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负责人颜拥军回忆,“这些城砖散失后,被附近村民砌成了院墙、猪圈,那次总共征集回3500多块。”

    “明代的砖最有代表性,敲起来‘锵锵’的,有金石声。”“还有一些砖有铭文,非常珍贵。”一旁,说起这次上万人参与的公益活动,工作群成员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襄阳连续两次实施‘古城保护与发展三年行动’,将对文物本体的‘守护’作为第一原则,带动全民参与其中。”襄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襄阳古城(隆中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书记、主任张晓琼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2016年以来,襄阳相继颁布实施“古城墙保护条例”等3部法律,制定“古城保护利用规划”“古城旅游总体规划”,“这些,都为古城保护与利用披上了坚硬的铠甲。”张晓琼说,近年来,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理念下,襄阳除对6处4300米古城墙开展保护性修复外,4052处不可移动文物均得到妥善保护。

    对于古城,襄阳还坚持以“退”为进,“显其颜”。

    今天的襄阳古城,是明洪武年间在原城墙基础上修建的,城内除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有275个小区、6.84万常住居民。

    如何尽可能恢复古城风貌?

    襄阳选择了做“减法”——

    停止古城内一切新建项目,31家行政事业单位带头搬迁腾退。“不搞大拆大建,腾出的物理空间,全部用于丰富古城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舒适度。”张晓琼说。

    “西城墙上的跨江高压线终于拆除了!游客拍汉江、护城河、古城墙景观时,再也不会有碍眼的‘蜘蛛网’了。”襄阳市旅游学会会长陈新剑言语中透着兴奋,“通过拆除构筑物,山陕会馆、黄州会馆,这些在城市开发中被淹没的历史建筑,也都显山露水,重焕青春了!”

    古城保护好了,如何利用好?

    襄阳的办法是:以“文”塑旅,“铸其魂”。

    “妈妈快看,孟浩然!”古城里管家巷历史文化街区人流如织,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喊了起来。

    身着古装的“孟浩然”出场,甫一吟出“春眠不觉晓”,围观人群中,立即童声齐诵:“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刘秀孔明功四海,孟诗米字誉千年。”管家巷历史文化街区运营负责人刘洋告诉记者,“襄阳文化积淀厚重,先贤名人灿若群星,我们据此打造了《诗画襄阳》《侠义襄阳》《舞墨襄阳》等10部特色剧目,全程免费开放,30多位历史名人相继登场,与游客演艺互动。沉浸式体验加上非遗美食,今年开街以来,管家巷火爆得很!”

    来源:光明日报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