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何时开始,管线机时髦起来,名字高大上,科技感十足。
那么它到底是干什么的呢?烧开水的。什么?烧开水的叫这么高大上的名字?莫说,还的确与常用的熟悉的电水壶不一样:用水管连着一个净水器,靠电烧水,自然要用到电线,所以“电线+水管=管线”[捂脸],由此可知,“管线机=电水壶+净水器”。
电水壶太便宜;净水器出现诸多问题,比如引起小儿缺钙,造成铅中毒,一个不赚钱,一个不好卖。于是便有聪明的商人想出个法子,用一个没有听说过的名字,把两个不赚钱的再熟悉不过的东西打起包来卖高价。
本人把这种用玄幻或虚假的描述,把本不必需的东西说成必不可少,兜售给消费者的行为叫做“制造需求”。
以前烧煤,炉子上放把铝合金、后来升级为不锈钢水壶,简简单单、安全可靠就能喝上开水。烧煤不环保,改用电,仍然是个水壶,仍然简简单单、安全可靠。问题是水壶尽管用上了电,仍然不值钱。
后来,便有商人说,这水水质不好,那水水质不好,不能直接喝,直接喝了对身体如何如何不好,于是开始流行用高高的“电炉子”烧大塑料桶装的“纯净水”,有人专门做起了卖桶装“纯净水”的生意,比如高启强(不认识他的请看电视剧《狂飙》)。现在还有人在做。绩效水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因为绝大多数都是自来水。资本以逐利为根本目的,成本越小越好,给你做纯净水还得买设备。
有必要喝纯净水吗?喝水嘛,只要没有毒,什么水不能喝?小时候自来水都是稀罕物,河水、井水、生自来水,什么水没喝过?谁没喝过?谁喝生病了?当然,为安全卫生,把水烧开喝还是必要的。
能喝纯净水吗?短期没事,长期喝肯定会出问题。人喝水,不光是为了解渴,还是为了摄取其中的有益矿物质。你用净水器把水净化成只剩下水了,什么营养都没有了,肯定会造成矿物质不足,引发身体病害。
净水器能“净化”水,它自己“净”吗?不净。以本身材质而言,所使用的材料、管件等零件,稍不注意就含有重金属,比如铅。有的说我的机器好,管件是铜的。铜是好,具有天然杀菌功能。但是纯铜太软,不好用,用来制造管件的都是铜合金,合金就难免含有有害杂质。国家抽检中,大牌净水器中就有重金属超标的,新闻报道里也有品牌净水器引起铅中毒的。滤芯也不便宜,这才是卖净水器的目的。
又比如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常见电器,增加一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如直趋呀、变频呀,就多卖钱。再比如窗户,本来只是遮风挡雨、透光的打粗的东西,非要说是什么镁合金型材,充氩气的中空玻璃,卖至少1千块钱1平方。镁合金、氩气,即使是、有,消费者有条件检测?即使真正充了氩气,氩气能乖乖的永远呆在里面?完全密封是不可能做到的。
总而言之,制造需求就是告诉人们,放屁要脱裤子,不然放得不畅通,会憋坏身体的。然后就卖你一些方便脱裤子的工具或者是好脱的裤子。
虽然不太文明,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买东西,具有基本功能就足够了,不要去为不着边际的花哨功能花冤枉钱。土豪除外。
说到这里,想到一个生财之道——卖扫把。卖扫把的那么多,怎么赚钱呢?现在人生活条件好了,闲得去信这信那,利用这一种趋势,就宣传说我卖的扫把能辟邪,扫到哪里避到哪里,但是有效期只有一个星期,或者反复实验做出只能使用一个星期的扫把。
要发财了,谁来合伙投资?
虽然这听起来荒唐,但商家的的确确就是这样“制造需求”,从而大发其财的。
伟人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商家还是应该多动脑筋,研发货真价实的东西,少动歪脑筋,蒙得过初一,蒙不过十五,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很快会被消费者淘汰。
来自: iPhone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