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教育教学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796|回复: 2
收起左侧

[教育教学] 如果不会与教师沟通,那么等在你前面的就是一个个的“沟”!

[复制链接]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8-2-2 08: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都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对校长而言,沟通能力是衡量校长领导力的重要指标。在学校管理中,无论是办学目标的实现、学校文化的凝练,还是各部门工作的协调等,都离不开沟通。 沟通不能简单理解为传递信息、说服教育、解除误会,而是基于利益关系的责任与义务关系的意见交换和价值影响。校长要善于将沟通化作管理的力量。


    沟通为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搭设了桥梁


    2006年8月,我走上校长岗位。这是一所政府定点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办学基础相对薄弱。学校没有一名市级骨干教师,没有承办过一次公开教研活动。年轻气盛的我上任之后急于改变现状,每天进课堂听课,听后与教师交流,指出他们上课存在的问题;随机检查他们的备课本,一一写上评语并提出改进建议;每月翻看他们写的随笔,一一修改……

    整日忙得团团转的我,并未取得预期成效。教师的工作虽然规范了,但教师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以免被我“逮住”批评。

    怎么办?失望着急之余,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我请来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代表,真诚地向他们了解情况,让他们帮我想想办法。

    张老师表示:“校长,您工作投入我们很佩服,但您总是觉得我们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们就这个水平,一下子也提高不了啊!”

    李老师说:“其实听说您来做校长,我们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知道您要求严,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可是您还是不满意,老师们很气馁……”

    是啊,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教师们怎么可能还有进取的信心。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是要让个人的才智和健康体魄以及工作热情得以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成倍增长。”苏格拉底在与别人谈话时,也从未刻意地教导别人,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帮助别人产生正确的思想,而不是传授给他们什么。看来,与其让教师自惭形秽,不如发现他们的长处,激励他们。

    于是,我转变了视角,改变了方式。

    在与罗老师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美术老师的他对设计很有思考。于是,我将设计校徽、班牌、学校各功能室标识牌等任务交给他,第二天他就拿出了设计稿……现在,他是名副其实的校园总设计师,设计水平丝毫不逊色于专业设计师。学校特色景点的规划、雕塑图案的设计、墙面装饰的创意都出自他手。由此,学校获评“江苏省优美校园”。

    朱老师,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在跟我聊天时,建议根据学校是定点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从体育运动入手,创牌子,亮特色……10年后的今天,朱老师已成为朱副校长,由他一手创办的百川源源足球俱乐部享誉省内外。

    通过一次次的交流沟通,我对教师的特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发展计划,并逐渐形成了“每个教师都重要,每个教师都能发展,每个教师都能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的教师管理观。管理理念的转变随之带来学校的变化,教师们在学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那一次的交谈,让我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与教师代表的沟通交流,或许我还是执着地想要通过外力改变教师。也是因为那次沟通,让我对沟通的目的有了新的认识。交流沟通不仅仅是让教师了解管理者的意图,更重要的是发现他们的长处。通过扬长,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产生自我改变的需要,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只有来自内在的需求,才能实现教师自身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沟通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桥梁。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08: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校长要善于提供各种沟通的机会和空间


    沟通如此重要,那么,学校管理中仅仅需要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吗?

    2009年12月,太仓市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原先的年终奖变为考核发放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彻底打破了原先的“大锅饭”。

    在反复研究市教育局出台的《绩效工资发放指导意见》后,我分别召集老、中、青教师代表进行座谈。会上,我逐条解释文件精神,并听取大家的想法。临近退休的老教师表示,他们工作了大半辈子,但因为教学科研成绩少,奖励性绩效工资就少,虽说优劳优酬不错,但市教育局绩效考核指导意见中没有考虑工龄,让他们很不舒服。

    语数英教师表示,他们有考试任务,平时批改作业任务重,但是语数英教师和综合学科教师没有任何区分,他们觉得不公平。综合学科教师表示,他们虽然没有批改作业任务,但是每周的课时量大,另外还有带队参赛的任务,工作压力也是不轻的……一时间,各种矛盾接踵而至。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要创造机会,让教师相互了解。只有彼此了解,才有可能换位思考,才能相互体谅,达成共识。

    于是,我们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如“讲述过去的教育故事”,了解老教师过去艰苦环境下办学的经历;组织“跨学科听课”,感受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的日常工作……当教师们了解了彼此的工作后,他们由衷地表示:“不同的学科都有各自不同的辛苦!”

    那年,我校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顺利通过。回想起来,就是因为教师之间的沟通促成了彼此的理解和认同。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反馈过程,目的在于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往往注重与教师的沟通,忽视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一所有着良好氛围的学校,必然是一所关系和谐、彼此协作的集体,而这样的氛围需要教师之间相互了解、达成默契才能实现。

    管理者需要给教师创造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我校,专门为教师装修了一间休息室,室内环境温馨,沙发、冰箱、微波炉等一应俱全,茶水、咖啡、点心也每日有备。课余,教师可以随意出入,与同事们闲聊,既是放松心情,更是促进相互了解,从而使我校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各条线工作的实施更加畅通。

    因此,校长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也需要善于创造各种交流的机会和空间。不仅创造与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还要创造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08: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沟通要注意时机与场合


    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真正沟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曾经,我在巡视校园的过程中多次发现有一个班级的卫生、早读情况都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班主任每天进班晚,没能帮助孩子们形成早读习惯。一次,我巡视校园的时候正好遇到这位班主任,于是我当即停下,询问她是否因为家里有事致使上班较晚,她一个劲地道歉,连连表示以后会注意。没想到,这位班主任回到办公室后大哭一场。我感到很意外,聊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责怪她,为何情绪如此激动?后来了解到,这位班主任上班迟到遇见我已经很担心,再加上我的询问,以为我对她很不满意,是在批评她。

    这件事告诉我,沟通的时机很重要。在这位班主任上班迟到尴尬的时候我与她沟通,她势必会心存警惕,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沟通的合适时机是已经具备沟通的客观环境条件,且在双方都愿意进行对话的时候。如果是祝福,需要当场传达;如果是道歉,应该及时表达;而提醒或是批评,应该选双方都平心静气的时候,否则往往适得其反。

    沟通除了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还需要注重沟通的方式和场合,也就是要关注双方进行沟通时的地点与氛围。

    记得两年前的一天,我在外开会,突然接到德育主任发给我的一段聊天截屏。那是德育处主任与小A老师的聊天记录。原来德育主任通知小A老师参加周末市教育局组织的新上任班主任培训,小A老师很诧异,她认为自己没有申报参加这类培训。但德育主任表示一定要参加培训,矛盾由此激化。德育主任向我求助,我建议她当面与小A老师沟通。20分钟后,德育主任发来信息,表示误会解除,小A老师已经欣然接受了培训任务。

    的确,利用网络交流非常便捷,然而文字的表情达意往往不够明确,同样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因此,对容易造成误会的事情,当面沟通为佳;如果化解矛盾,不便当面表达的,也可以借助网络甚至书信……

    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地选择时机、方式和场合等。当管理者能够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事情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时,沟通一定能化作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力量!
    返回教育教学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