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张立; }4 O- o4 `& o3 W
多年以来,在农田整治中存在着“种田者不整田、整田者不种田;田整了不好种,种了田难增产”的现象,靠政府项目单腿支撑,机制不活,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效益没有完全发挥。7 T% E9 V0 v5 q$ e2 X1 R# G, K
如今,这种状况在曾都区正得到改变。自2017年以来,该区大胆改革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广泛参与,形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合力。
/ e- L) }9 ~, O, p% C
K) Q4 s* g& |9 B5 e: E让种田人整田# Y1 @1 j' l+ G' S7 y% h
“新修的机耕路排水很快,昨天下的雨,今天雨一停,收割机就可以开进田里抢收小麦了。”5月31日上午,在万店镇龙头湾村二组,曾都区龙腾家庭农场负责人马威介绍。. N/ v& K) Z- \
在马威的每块田头,都有一个标准的下田路,用于农机下地操作,水渠修到每块田边,与机耕路形成了一整套作业系统。& u: u. v# w6 ?- H1 O$ n
马威以前在随州做建材生意。2013年,他关掉了生意,拿出多年积蓄的60万元,回到村里流转1180亩土地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
$ T# ^& E5 n6 `& ]. o “没有想到搞农业投入这么大!”刚开始以为60万元就可以很好地运转起来,但是真正做起来时才知道难处,光是机耕路和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就让马威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 W4 E( t$ O% }1 q 2017年8月,曾都区以奖代补政策出台,马威找到区高标办,提出项目申请,很快审批获得通过。
6 y o+ y" s7 b/ ] 政策规定,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可申请,经营主体需要出资25%以上。" S2 C4 ?/ H9 ^ J: F
马威投入53万元,获得了政府159.7万元的支持。而这个政策最大的好处还在于,项目规划设计要充分征求经营主体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考虑产业发展劳作便利、地形、水文等实际,避免了往常规划设计不接地气的弊端。
. P) q( N: V: w 和马威一样,曾都区还有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了这一政策带来的好处,他们正在曾都大地挥洒激情。
; [- v# A9 A% p3 k “经营主体直接参与规划,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经营主体的经营理念和产业发展规划。”区农办主任、区高标办主任王树清介绍。
6 Y' d2 f; g6 O1 i7 m+ t0 n4 z7 j7 v
严格质量管理( u, y9 h U9 u) x' u
“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以免影响工程验收。”在万店镇泉水寺村随州市添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王树清察看了项目进展情况后叮嘱公司负责人刘斌。
5 u3 t% e' D8 M$ ^, C3 r) o 根据刘斌的规划,将建设1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50多个品种,并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市民家庭、学校食堂配送。0 G, ^ H h$ Z. }0 w
“尽管项目由经营主体先投资建设,但并不表明政府就撇开不管了,我们还要保证项目质量,对政府资金负责。”王树清表示。
, Z2 r4 x4 f' m, F6 o 首先是强化项目管理,实施主体应按照项目规划设计、预算批复和施工合同约定内容实施项目建设,严禁擅自变更项目建设位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确需变更规划设计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报批,严禁偷工减料、以劣充优。. F2 S+ P& i4 _3 x8 \/ \
项目完工以后,区高标办组织项目验收,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工程决算审计,项目验收合格后,依据结算审计报告,按照规定的程序兑现奖补资金,项目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奖补。
0 ~& P) \. A* ~. k0 y% B/ n0 v% n" k: [ 2017年,曾都区建设高标准农田6.98万亩,共有17个项目区,主要涉及到府河、万店等7个镇(办)27个村,其中,实施“以奖代补”项目13个,建设规模2.7万亩。& z( ~8 q$ F; E3 T5 i+ k
$ p% @* ?- Q$ w E8 H: B
激活广袤乡村, B5 A5 { H- P2 b
“每年能从王总那里领到4000元。”6月19日,在万店镇黄家畈村二组,村民胡大叔正在检查田块存水情况。
8 I0 B" T4 B5 y% Y; Z8 T 在以奖代补的政策激励下,曾都区新惠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王四在万店镇黄家畈村、双河村、九里岗村投资800万元,流转土地5217亩建设高标准农田。胡大叔负责其中400亩水田的看水任务,还能顺便照看自己的农田,农闲还可以到附近蔬菜大棚打工,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6 ?/ D# I+ Q% @! t 在农忙时,王四的农田里像这样的打工者有近200人。
$ e9 b( x% k. _9 ]" p 信心更足的还有刘斌,在区农办的支持下,昔日一片乱草丛生的荒地,经过整理,呈现出一派波光粼粼、瓜果飘香的田园风光。截至目前,刘斌已经累计投入600万元。今年刘斌的公司将招聘100人种植蔬菜,可带动60名贫困户就业。. v" k- c) S( s
“有了政府的支持,今年我再投入50万元,拿出80亩地种植蔬菜,提高效益,人不够时再请周边的百姓来帮忙。”马威信心满满,目前马威已累计投入资金200万元。
4 L' E0 \6 l7 }9 i0 f 2017年,曾都区累计发放奖补资金3000余万元,而经营主体用于项目建设配套和农机、种子、化肥、厂房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更多,累计撬动民间资本6000余万元。
" K( I: H, i' s 曾都区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极大地调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打造出各具特色的高效产业基地和示范样板。这一做法受到了省政府督察组和省第三方评估组的充分肯定。
& u$ B7 G8 ~4 B6 c# k. M9 G 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参与,土地效益不断提高,经营者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更加用心,政府投入的资金将在更长时间内发挥效益。“而且伴随着这些资金的下乡,还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广袤的农村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王树清说。
- f$ n. R* F8 E/ x" r8 H/ @% Q
/ z0 @* |" \6 K: 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