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4323|回复: 0
收起左侧

李汉付(原创)久违的乡村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5-28 00:03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7-3 09:22: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离开农村四十年了,随着改革开放之初的浪潮,我被慢慢卷进了城市。虽说早已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和曹杂,但我时刻没有忘记故乡,时时留恋家乡那片热土地,从少时到青年,二十多年的那段乡村岁月,深深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让我时时想起他,总想回乡村的老家,看看曾经的乡亲们,走一走儿时常走的乡间小道。

      昨天,盛夏的热浪暂时退了退,天气格外清凉,让人心情十分爽快,今天回老家!我快速联系了同样几十年在外打拼,早已在大城市安家的发小同学庆章兄弟。正好他和嫂子,刚回老家照顾快八十岁,在病中的幺爹。

      这个幺爹不简单,同学庆章的父亲,本是非常优秀的公职人员,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因救民心切,急于施善,开仓济民,犯了政治错误,结果可想而知。那年两岁的庆章和四岁的姐姐,八十岁的祖母,靠大庆章十岁的幺爹抚养着。幺爹幼嫩的肩膀,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副人生的重担。岁月艰难,不堪回首,其中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幺爹和后生们都清楚。精神的创伤,物质匮乏的压力,让幺爹一辈子铭记着,现在一说到过去的那些事,老泪纵横,不堪回首。

      幺爹苦尽甘来,终有回报。亲手把侄子送进大学,庆章是我们大队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庆章又接着把自已的堂弟,儿子送进大学。如今,幺爹的儿子儿媳是海南师范大学教授,侄孙子孙媳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可谓是教授一家。昨天晚上我跟幺爹开玩笑:幺爹,您一生值了,好好保重身体,安享晚年,现在有两个六十多岁的大学生,在您左右保护您,您的级别很高啊!幺爹高兴的泪花,又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幺爹此时的心情和感受。

      我急忙赶回老家,与庆章见面,商议着到家乡的每个湾间,有的田间,甚至儿时光顾的茶庵看一看。车子不紧不慢地前行,我留心着窗外沿途的景色,时时与儿时记忆中的印象对比,变化与没变化,大变化与小变化在我心中反反复复。茶庵从老街迁到新街,变化的只是临靠公路两边,多了些川流不息的车辆,房子高了些,现代商品多了些,我转来转去两趟,没看到多少商人和顾客,生意清冷,只有几处打麻将的声音传出来,没有几十年前的人气。时代发展了,人们购物的途径多了,实体店的生意可能不好做。但从小集镇的面貌看,地方经济的繁荣,还是要靠地方经济实力作支撑。

      全村七个组的居民湾子,我们走了六个,水泥硬化路几乎到每家每户,儿时的泥土路不见了踪影,便利的乡村交通是一个变化的亮点。有几个组的房子建得比较规范,让人一看整齐,一目了然。但有较多的湾子基本是在老宅基地拔了重建,层次高低不说,门面里外不齐,距离长短不一,地形高低不平,如果当初,有关部门稍加管理,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乡村图画,乡村存在的脏乱差,现在要想治理得花多大成本和精力。

      目前正是干旱,成长的秧苗缺水,一些堰塘仅仅剩下水盖底,有的甚至底裂朝天。我们专程在儿时大冲田里看了看,因为那里有我们儿时看到的满垱河流,是我们夏天游泳,打鱼摸虾的地方,是我们看到涨大水的地方,是我们看到老百姓蓄水灌概农田的地方。失望的是,过去的景色荡然无存,偶有仅存的几处坑涯有水的地方,挂满了蜘蛛网一样私拉乱接的电线,摆满了如蟒蛇一样的水管子,向干涸的秧田抽水。垱河堵寒几乎毁尽,农民用过的秧盘弃丟在这里,几乎塞满了仅有的沟道,我的心里一下子冰到了底点。这本是一条造福于沿途几万百姓的河流,从新街姜湾村至南郊王福窑,汇入白云湖,流程三十多里,依托地势,现代化机械操作,开挖治理成一条河流,拦坝蓄水,肯定水的来源和蓄量,比每个村组修水库堰塘,成效要大几十百把倍,这件事不难啊!国家为水利建设,划拨大额款项,是不是可以往这方面投一投,真正抓到实处的振兴乡村,任重而道远!

      一些居民的小洋楼,中西结合,很有档次,就是城市的人们也望尘莫及,就好象庆章去年回来,把幺爹住了一辈子的老屋拆了,新建了四合院的小别墅,后院瓜果蔬莱,新鲜郁绿,前院鸟语花香,蝶飞蜂舞,夜晚,幺爹、庆章、嫂子、明义、加忠,我们花前月下,品着小酒,回忆儿时,说到眼前,谈笑风生。乡村建设好了,成了世外桃园,人们不要把目光盯在城市,广阔的农村,真的大有作为。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夜深了,在回程的路上,加忠用车子的灯光,在后面为我骑电动车照亮前行的路。走到老屋时,我看到在路边屋门外纳凉的老娘,请加忠先开车回家。我陪老娘坐一坐,这是五十年来,我没有在月光下,在满天星星里,与母亲陪伴。弟弟听到我的声音,一咕噜从床上起来,搬了几张椅子,娘儿仨人在屋外亲切的聊起心里话。左邻右舍听到我们的声音,一下子都围拢来,我们象开会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着,几十年乡村夜晚的那些镜头,一下子重现在眼前。这是一幅多么亲切的画面,这是一种多么亲切的声音,这是现实一种难得的享受。城市让我更思念着乡亲,让我更思念着乡音!

      一场久别的月光下的家乡盛会,让我依依不舍。在回城的路上,深夜乡镇的公路上,车稀人静,我一人行进在路边太阳能明亮的灯光下,听着稻田堰塘的阵阵蛙声,虽看不清远处的夜景,但夜晚远处飞行的明火虫,如漫天星星,仿佛听到,绿油油的稻禾那成长拨节的声音,仿佛听到,乡村老百姓在静静的夜晚熟睡中的梦话,农村远远是老百姓真正的家......


      作者简介:李汉付:汉族,出生于1962年6月,原随州市地方国营砖瓦厂干部,现在随州市博物馆工作。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