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题:行程万里 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考察足迹回访 新华社记者 春节,中国人心中最暖的节日,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而每一个贫困家庭的春节,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市等地,深入村镇、企业、社区,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汶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情况,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翻开习近平总书记的春节日程,不难发现: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北境边陲阿尔山哨所,从陕西梁家河的窑洞到革命老区井冈山,从河北张北县困难群众家到四川大凉山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春节将至,他都要到中国最贫困的角落去,体察民情、倾听民意。 关山内外,行程万里,驻足处皆是直抵人心的温暖; 访贫问苦,人民至上,考察后总有切实着力的改变。 近日,新华社记者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再次来到这些地方,串联起彼时点点滴滴的温暖,感受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与鼓励下,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带来的巨大变化。 [url=][/url] 2月8日,陕西延川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在排练秧歌。 新华社发(张博文 摄) 迎风踏雪,把温暖带到百姓心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临近春节,陕西延川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的道路两旁挂满了红灯笼。村里的秧歌队、锣鼓队正在抓紧排练,到处是过节的喜庆气氛。 67岁的村民刘金莲在窑洞内的灶头架上了油锅,随着锅内的油嗞嗞作响,炸得金黄的年糕不一会儿就堆满了案板。 三年前,也是春节前,刘金莲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当年的插队知青、阔别梁家河40年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带着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来给父老乡亲们拜年。 对于梁家河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岔、一峁一梁,习近平总书记都饱含深情、常常牵挂。这一行,他不仅带去党中央对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关心,更带去带领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的决心。 三年过去,梁家河年年有新貌。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那片果园,如今山地苹果种植已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随着乡村旅游的兴旺发展,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00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步步深情,点点细节,彰显一位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赤子之心: ——在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习近平总书记细致地询问饭菜价格,端起一个盛满饭菜的餐盘,为杨林太老人送上。 ——在边境一线阿尔山市,他顶风踏雪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三角山哨所,对年轻战士张伟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在革命老区井冈山,家家都忙着准备年货,看到一家正在打糍粑,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加入其中,和村民一同拿起木槌、打起糍粑来。 …… 心里装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人民更将他视如亲人。 他是人民的暖心人—— 一次次走村入户,他进门叫一声“老阿姨”,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亲切;盘腿上炕拉着手,就像亲戚串门一样自在;抱起年幼的孩童,眉目间尽是慈爱。 他是人民的贴心人—— 一次次关怀慰问,他开米缸、察地窖、摸火墙,关心着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上学远不远、看病有没有保障、上厕所方不方便……他惦念着群众日常的方方面面。 他更是人民的知心人—— 一次次亲切交谈,他和村民一起“算收支账”,为农家小院规划支招,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五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东西南北,把实现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最暖的牵挂、最实的关怀带到老少边穷地区的村村寨寨。 2月11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村民吉地尔子在喂鸡。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让他揪心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悬崖村”。 大凉山的百姓如今过得怎么样?冬日的严寒,抵不住心底的牵挂。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如约”来到地处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梁家河村、德胜村、神山村、元古堆村……习近平总书记心里记挂着无数像三河村、火普村一样的村庄,温暖着百姓的心。 2月11日,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村民闫霞亮(左二)在村文化广场参加写春联、送春联活动。 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一诺千金,把好日子带到百姓身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辞旧迎新,希望来年“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是每个中国人最质朴的期待;从人民中走来的总书记,最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立春刚过,山里的积雪渐渐融化。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群山环抱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上,一栋栋红瓦白墙的住房格外醒目。 每天清晨,86岁的马岗会在炉上熬一壶“罐罐茶”。 五年前,也是这样一个2月初春,绕过九曲十八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古堆村。 彼时村貌正如其名,仿若大山深处的“远古”之地——喝水要赶毛驴翻山越岭去驮,遇上下雨天,村里每一条道路都成了烂泥路。 走进当时马岗家破旧、低矮的土坯房,习近平总书记舀起一瓢水、尝了尝,水的滋味让他紧锁眉头。随后,他专门来到引洮工程现场,对负责同志说“民生为上、治水为要”。 五年过去了,今日的元古堆村道路平整了、新房建好了、自来水通了,元古堆村的贫困发生率从57.3%下降到6.72%,2018年底全村有望历史性地整体摆脱贫困。 “那天,总书记对大家说,‘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茶煮沸了,热腾腾的水汽氤氲着马岗的笑容。 “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用实干履行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用实际行动启示13亿多中国人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一次次考察调研,问疾苦、听民声,他叮嘱地方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生动诠释了他“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执政理念。 ——一次次走访慰问,察民情、思对策,在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战旗村同群众交流时那句“我是人民的勤务员”,道出了“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政治本色。 ——一次次专题座谈,听汇报、作部署,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他向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2月15日,大年三十晚,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林业退休职工郭永财一家人在新居中吃饺子。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他是最关心百姓的人。”提起四年前的场景,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林业退休职工郭永财和老伴冯秀华仍激动不已。 冬日的阿尔山气温经常在零下30℃以下,住房是头等大事。“以前,冬天早晨四点钟就被冻醒。”冯秀华回忆。 2014年隆冬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们家中,了解到一些群众还存在住房困难后,他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当年6月,郭永财一家告别了几十年的“板夹泥”房,搬进了敞亮的新楼房。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铿锵的话语,彰显了总书记最深的牵挂和最大的担当。 ——牵挂老百姓行路难,他强调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牵挂百姓看病难,他为健康中国谋划蓝图,提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牵挂百姓上学难,他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每一个决策,都为了兑现那句向全体人民许下的庄重誓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月9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徐海成(左)和妻子裴秀平在家中布置春节装饰。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初心不改,把希望带给新的春天——“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新岁正当好,时序更替再出发。 “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2018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的话语字字铿锵,回响耳畔。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每一句话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浓浓的为民情怀、坚定的执政信念。 春风晓入,千门万户。北京向北200多公里,河北坝上孕育着勃勃生机。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村民徐海成家里,他和村里的乡亲们一起,一笔一笔计算着一年的收支账,合计着来年的脱贫计划。 “总书记来我家的情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徐海成说,总书记当时对大家说,“你们下一步的路子都有了,就是怎么把它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起来。” 如今,村里注册了德胜牌马铃薯品牌,新建了280个马铃薯微型薯大棚,预计每个大棚年纯利润近2万元。一排排光伏发电板伫立在村路旁的草滩上,向阳而立,成了全村人的新希望。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二月的井冈山,风吹竹林飒飒作响,白雪挂在屋瓦上,家家户户火红的春联一派喜庆景象。 2月12日,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村民同游客一起打糍粑。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2016年春节前夕,雨夹雪,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湿滑的山路辗转来到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 “总书记一直握着我的手,从门外走到里屋,现在想起来,心里都热乎着呢。”贫困户彭夏英说,“总书记最关心的是大家脱贫致富的问题,从客厅到厨房、卧室、厕所,问得特别细致。” “临出门,总书记还不忘回头再问我一句‘你觉得现在过得好不好’。”彭夏英说。 日子好不好、政策好不好,就看老百姓是哭还是笑。 2016年底,井冈山市贫困发生率降至1.6%,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两年过去了,村里土坯房全部换上了客家风貌的“新装”;修好了村路,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大大增长;村办黄桃、茶叶合作社蒸蒸日上,入股的贫困户每年都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分红。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回眸处,倍感温暖。五年间每一个红火的春节,习近平总书记行之所向,言之所至,思之所及,无不关乎人民,始终坚守这份人民情怀。(执笔记者:荣启涵、姜潇,参与采写:邹俭朴、高博、张钦、刘能静、姜辰蓉、李华、范帆) 0 z1 n) E/ V$ H' L; v6 Q* U!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