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967|回复: 0
收起左侧

用历史文化浸润城市之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3-12 09: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用历史文化浸润城市之魂——《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重点解读之七5 t  c! ~& \) M
记者 张 清 通讯员 李云龙
- Y1 U" i/ g' @4 M& t4 M& m; ?; G  历史塑造城市特色,文化浸润城市之魂。
1 h; F) K% b9 K3 U) O  一座城市的特色与魅力,既体现在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的外在“颜值”,更蕴含于历史文化等内在“气质”。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构筑了随州城市发展的根基,成为城市发展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 n7 e, N4 l8 e
  《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下简称“总规”)对随州城市性质的定位,首要的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时代,如何保护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总规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提出,要整体保护随州古城传统空间格局和自然山水特色,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文化空间载体,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形成城市特色,以“编钟文化、炎帝文化”为重点,保护、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6 N6 `" H- a4 ?) b
* g5 i* t. p6 A, E* F/ N- w
树立整体保护意识' \8 E  K. H7 S$ E6 p  E
  随州四千多年的建制历史,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随州先后出土过各类珍贵文物2万多件(套),尤其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更是震撼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随州现已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966处。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目前全市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9 y) C- \" a/ t
  存量丰富、点多面广、形态多姿……针对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现状,专项规划提出,在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整体保护的原则,不仅要关注文物古迹本身的保护,更要关注作为其背景与环境要素的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要关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体系的保护。
0 k8 @; e9 Y6 G) h/ Y  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市名城办主任刘光海表示,历史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依存于周边自然环境存在。总规提出整体保护原则,树立“大保护”理念,将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城乡总体规划范畴,在城乡建设大背景下,从保护历史文化要素本身扩大到遗迹周边及所处的环境,坚持动态保护,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自然景观、环境整体协调。
# [$ a0 Z5 c8 F/ W3 P  为此,专项规划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将市域自然环境保护摆在前提位置,提出要加强山水格局保护,重点以保护山、河、城为主体的市域格局,实现城市与自然山水的相互依托,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相互交融;强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它特殊地域的保护;严格市域范围内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落实古墓葬区保护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同时,坚持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努力保存真实的历史信息,并让人们能够清晰地识别、判定这些历史信息,用优秀的历史文化浸润城市之魂。
- k; u  G$ A, Y# d2 ?
$ A! `. \" ]" Z  \; g. j0 ~. D. Q擦亮名城金字招牌6 `& N0 t! I& V+ f!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授予随州的一块金字招牌。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张忠伟介绍,随州自古以来就是鄂北重镇,传统文化和地方风貌具有南北交融的特点。随州古城面山临河筑城,形似琵琶的城廓格局与城郊山川形胜构成优美和谐的环境特色,至今仍保存有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城壕遗存、部分城墙基址以及街巷& h& h' R' o" K7 n1 \5 ?9 G
  格局,这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城市传统风貌的延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A# L) x) b: E7 I* d& L$ T  在肯定长处的同时,专项规划也提出,随州存在地面遗存先天不足、古城保护有待进一步明确认识和探索理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等问题。譬如,我市历史文化遗存的结构不合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藏之地底,地上寥寥无几;老城区和市域内仍有大量文物建筑存在着使用不合理、破损严重的情况,大量墓葬类文保单位还缺少必要的管理控制程序等等。: m. g/ H( i) A0 K  S( W
  针对这些问题,专项规划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整体保护、积极保护。“保护并非原封不动,而是将保护尽可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去。合理调整老城功能,使保护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增强老城活力,促进文化复兴;‘活化’历史文物,将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推动老城的可持续发展。”张忠伟说。
9 l. K) b# Q# o2 t  根据专项规划要求,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包括:随州古城、草店子街、淅河老街和安居古镇老街。6 [" |& T* _2 F
其中,随州古城加强格局与风貌保护,保护琵琶古城的外部形态和布局特征。包括保护、修复古城墙遗址,保护和修复青城、土城护城河水网,保护古城内玉石街、乌龙巷等传统街巷,分层次控制老城及周边建筑高度,维护古城风貌。草店子街、淅河老街和安居古镇老街等3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地段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级,分层次保护。
. o2 D6 K  B# `  G  张忠伟介绍,专项规划还对草店子街历史文化街区、淅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地段及建设控制地带即“紫线”范围进行了划定,并明确了紫线管控措施和要求。: H( m7 S+ l8 N

1 Y: E+ ~, L( p! {做实文物古迹保护; a* e! d; c% b1 n
  古城垣、岁丰桥、文峰塔……一块块青砖黑瓦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最新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共普查成规模的历史建筑60余处,其中保护性建筑22处。
- @- T0 ~8 i9 p# _  o1 f4 ?2 m6 Q  市规划局党组成员、名城办副主任钱启明介绍说,我市现存保护性建筑数量较少,主要因为随州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居东、西交融之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损毁严重,加上长期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造成了地面遗存不足。对此,市名城办于去年组织开展普查专项行动,摸清全市保护性建筑分布、数量、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依据有关分级、标准要求,提出保护名单,报市政府审定,并将向社会公布。
# @9 R/ b7 u3 y. Z  对已确定的擂鼓墩墓群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义地岗墓群、文峰塔等3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提出,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好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对集中建设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在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应严格按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环境进行保护,禁止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和环境应与核心地段的整体风貌相协调,避免对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A$ R2 R6 {& j3 |. F
  地下资源丰富是我市历史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如何保护丰富的地下文物?. k; t3 H7 N; A( A
  专项规划要求加强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鉴定和保护工作,并建议制定出台有关地方保护性法规,在集中建设区范围内,将地下文物勘探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申报条件之一。3 Y5 x' K$ [' K/ x* q+ v1 [
  专项规划同时对各古墓葬区的保护范围进行了明确,并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提出了具体保护要求。如擂鼓墩古墓葬保护区,划分为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级。对重点保护区范围实施征地保护,对直接占压擂鼓墩墓地的地面设施实施搬迁,清除植物根系可能对遗址造成破坏的乔木,对重点保护区内的土层裸露区域采取绿化手段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为曾侯乙墓新建集保护、展示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保护展示厅,保证椁室空间与观众参观空间相分离,保持椁室空间文物保护所需的恒温、恒湿环境,确保文物安全。
& |/ O* z4 Q* r+ ^' t5 @0 d0 y& W$ Y
101312m7o5q71557z1qofa.jpg ' {; f* s! A8 `/ V. J- z
20150902132522_3792.jpg
4 y6 U# ?8 ~! G5 S8 x 大洪山.jpg
& X& q6 Q+ E. D. I7 P4 N# Z( M; g3 q/ F+ G' ^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