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尖兵”在行动—记战斗在办案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 X2 o1 t% t; c: [& c/ z" Y) X
记者 张琴 见习记者 林超 通讯员 黄刚桥
4 J* K* a1 J6 q- u8 ~ 从3月22日上案子以来,随州市纪委监委留置点上近20名办案人员,已经夜以继日连续战斗了一月有余。上案子的他们吃住都在留置点,不分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没有休闲娱乐,不能与亲人相聚,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安全压力。5 a' v9 z* ]2 ~4 C$ w
有人觉得他们这群人很神秘,不知道他们这样执着究竟为了什么?他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a5 @: j+ ?$ m) m
. H* z3 s% ^" [- P; I' ^
“留置别人也是留置自己”% H, K: E% i' w6 V5 u8 K/ a( s
每天清晨6点,留置点上的办案人员就准时起床了,他们整理行装,带着前一晚确定好的审查和调查任务,开始一天的工作。
; |8 T, c- F9 x& k* B 晚上11点熄灯休息,这是留置点的规定,也是工作需要,只可能推迟,很少提前。白天,他们分为内审、外调、安全、后勤四个工作组,分工协作。吃过晚饭,则是没有谈话任务的办案人员整理分析案情、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工作方案的时间。
9 v. C" N- f- E1 y 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二室主任包峥义有近20年的办案经验。他经常和办案同事们调侃:“‘两规’别人得先‘两规’自己;‘留置’别人也是‘留置’自己;留置点就是我们的家。”
% U( C, M P) F& N; T5 J; |/ j 惩贪治腐没有“假期”。去年,二室4名办案人员办了8个“两规”案件,一年有140多天在“两规”点上,在办案点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在家的时间。4 K" \/ D- o0 D
二室干部孙祥海的记忆中,办理时间最长的案子历时5个月,春节都在办案点上度过。去年,杨某经济案进入审查关键期,主审孙祥海2岁的女儿病重,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他仅在孩子身边守护了一天,便匆匆奔赴办案一线,对家人的愧疚让他久久难以释怀。" a( [ D" E. ]
对于办案人员来说,长时间无规律的生活常常让疾病乘虚而入。在今年审查首例留置案件时,孙祥海身患带状疱疹,前胸背部满是水疱,医院建议他在家休息,可他硬是咬牙挺住,全程参与办案,一天也没有休息。. T# Z( v8 d# h$ r
1 s: T( G. g7 d* r“我们都是‘战斗员’”
0 ? t( y$ E3 H0 z% E; _ 办案人员中,许多都是年轻的纪检监察“新兵”。但他们,不论男女,都是随时能上案子、能打硬仗的“尖兵”。
4 i. T: a: W; V 30出头的王静,是4岁孩子的妈妈。年轻的她每次与阅历丰富的腐败分子面对面较量时,都要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 她说,内审谈话时,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摸准吃透案情和对象的心理状态,才能向他们传递党委政府反腐败的决心、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进而推动案件突破。9 I1 y; l4 w6 Z) k" ~0 V& `& K
孙祥海是市纪委监委公认的“尖刀”、有名的“快刀手”。30出头已经成长为系统办案业务骨干,在各大疑难案件中负责最难的内审谈话环节。他进行内审的杨某经济案,涉案人员多达66人,整个审查过程仅用时49天,其中1名对象从“两规”到解除仅用时4天。
/ `! q1 p6 b; r 审查调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强的工作,特别是监委成立以后,专业性更强了,对所有的办案人员来说,都是全新的考验。) v6 |' i" S. ]/ c8 ]+ k+ P
今年3月22日、23日,市监委成立后办理的首例和第二例留置案分别启动。为了适应改革需要,市纪委监委从抓机构设置、规范流程、学习培训等方面入手,推进职能、人员全面融合,不断促进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和监委监督调查处置职能的协调衔接,真正形成“1+ 1>2”的改革效应。) V2 q) _; N. T" v' R$ {) Y5 u7 h
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三室主任童强是改革后从市检察院转隶到市监委的。三室正在进行的就是市监委成立后办理的第一起处级干部留置案詹某的案件。
0 A; Q' D( T4 |9 y& o 童强介绍,改革后,要做到违纪的立案审查和违法犯罪的立案调查“双立案”,时间上比过去更加紧张,必须要在2个月内完成审查调查工作。为了加快融合,他按照知识结构和办案风格对该室工作人员进行了融合,让原纪委同志在执纪审查、谈话突破上的优势和检察院同志在调查取证、证据固定上的优势互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b! P$ o$ R) o( u 全心投入、忘我工作是同事们对童强这位纪检“新兵”的突出印象。第一次参与纪委监委办案,他就经受了与身体的斗争。“没办法,肾结石是老毛病了,总是隔三岔五来‘找茬’,实在忍不了就请假到医院打个止痛针。”童强笑笑说。) ]/ | r8 [4 A' P# g6 d- D
& X/ r$ T2 N; l+ m: V
“不怕当得罪人‘专业户’”
. ^' K ~" t1 J- ^# s4 E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郑军曾经对审查调查二室雷厉风行、克难奋进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这也是所有审查调查一线办案人员共同的精神。
/ [' m6 o9 |( C6 \( \ 除了业务之难,最难的就是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心理较量,以及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 x, W' c# P$ G1 A* A: b& e9 Y* \
包峥义回忆,每次办案过程中,总有各种渠道来说情的人。然而,他只回复一句话:“一切照正搞(一切按照政策法律规矩做)”。他始终坚持做到“办案就不怕得罪人,得罪人就莫办案”。8 ?) @3 F5 Q) x2 c
像这样的铁板一块,得罪了不少人。包峥义坦言,几乎每位办案人员都遇到过说情、电话威胁甚至跟踪的情况,办一个案件得罪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 r5 B* Y: J5 y5 C
特殊的工作性质令纪检监察办案人员的交友圈子越来越狭窄。“跟人家聊天的时候,其他部门的人很喜欢跟人聊‘爱人在哪里工作、住哪里’之类的话题。但在我们这里是一种禁忌,总感觉像在询问人家,这是一种职业性的心理反映。”包峥义说。
% h& z: _4 |' j9 O0 i* K& w7 `- Z 不过,办案人员也有骄傲的地方。“我们朋友特别少,所以内部特别团结,因为大家都知根知底。”大家都把办案的同事当做战友。
1 R# | @0 c) Z4 y, U2 W( c 办案人员最强烈的感受不是来自内心的孤独,而是办案安全。% J5 Y. H2 b' d9 C# n8 T E8 d
这个安全是指办案对象的安全。“最大的担心就是对象的安全,我们要对他们的安全绝对负责。”童强说,我们希望查清事实,让他们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但是从不希望他们发生任何意外。( v" h6 @7 m% |$ i! O5 T
查办案件的性质决定了工作具有一定风险。“许多原来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的人,一旦被控制起来,因为心理压力大,身体就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反应,潜藏的疾病有可能暴露出来,我们要做好一切应对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包峥义说。
7 }# o4 }: z) l; M! Y8 g' `7 r 坚如青松,灿若艳阳。在随州纪检监察的战场上,正是因为有一群有情怀的“四铁”纪检监察队伍,才筑起反腐倡廉的铜墙铁壁,才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艳阳高照。# a2 e; s4 c! d
# B5 ^4 e- ~, Z" k! I
$ L7 ? c. S$ C0 L4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