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190|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州市城乡规划中的民生情怀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7-23 09: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记者 张 清 通讯员 李云龙+ T$ H& h, ~# |/ D0 c! R3 M. @
  近日,随州中心城区又一大规模的“老牌”棚户区——随州老火车站片区棚改工作启动,又一批居民将“出棚上楼”,告别“忧居”,该片区的城市形象也将得到极大地改观。  {9 m( f& z, v  @: R. E
  在老火车站片区棚改工作中,市规划部门主动作为,密切与相关单位对接联系,加班加点踏勘、绘制完成《随州市铁路片区棚户区改造(一期)房屋征收红线图》,并迅速报批,为该棚改项目的快速启动打下了基础。# q) T/ @' ~& u# R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我市城乡建设坚持规划引领,规划工作坚持民生情怀,聚焦民生视角,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 V; p# G6 m: s, J7 H7 E" N4 s
擦亮城市底色 构建宜居之城1 ^  J# ]7 k* _: X$ b
  生态环境是城市的“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给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带来愉悦的身心享受。6 J1 \) C5 w6 s/ h+ d
  建设山水绿城、宜居随州,我市坚持规划引领,立足构建大生态、提升宜居性,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文化公园、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漂水湿地公园等逐步建成,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3 g" Y/ J) P) _# P5 [
  市规划局局长刘光海介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随州城乡规划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市域生态保护格局,筑牢绿色发展底线。《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合理划定“三区三线”(三区指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线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统筹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管控,从全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新格局。《总规》划定生态空间约占市域面积50%,对禁止开发区域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进行明确,实现强制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区占全市面积的26.2%。
+ _4 |# Q1 o- {$ A- M- N  出门见绿。《总规》规划2030年实现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少于40%,建成区绿地率不少于35%,城市公园和公共开敞空间(400平米以上)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80%以上;规划2030年公园绿地面积1276.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米。  o/ Z9 m( T; p0 }
  “总规合理划定‘三区三线’,确立了随州市域生态保护大格局,这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提供了遵循。”市规划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张忠伟说。
5 R3 ?: d4 m% }; ~& Y; \' b" {2 L- f' z
构建保障体系 提升幸福指数7 I9 d& V9 t/ z4 r& O1 t
  交通出行、资源保障等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生命保障系统”。0 P% m: A+ }/ d2 A
  行车难、停车难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市规划局积极回应市民诉求,在总规编制过程中,科学规划城市路网,畅通对外通道和城市出入口,规划构建符合随州城市特征的“九纵十二横”骨干路网体系。规划建成的随州大道(东外环)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北外环、南外环,使货车穿城而过的局面得到改变,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将进一步缓解,对外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C) {* Y5 W  g$ l+ [6 d
  不仅如此,市规划部门还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城区舜井大桥西段、白云大道白云公园段等道路规划改造;积极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编制了大十字街、青年路大润发路口、实验小学等人行天桥规划;做好部分道路桥梁改造的规划论证,化解城区拥堵。
  B' f% j" e  U# m1 P6 m  缓解停车难,市规划部门严格按照《随州市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对新建居民小区把好关口,严格落实车位建设配备比;在老城区规划建设一批停车设施。6月下旬,位于老城区中心的市民中心立体车库正式建成投入试运行,有效地缓解了该片区停车难问题。- F' C. [; @, O* K
  与此同时,积极配合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编制相关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均衡布局水厂、变电站、天然气门站等,确保未来城市居民生活不受影响。, ~% b. n0 I8 O. ]( x& k) d' D; Q; ^

+ r. e) D% @# [完善配套服务 打造便民生活
( m+ L7 m7 x1 m+ V$ z: q0 h
  5月中旬,随州城区烈山农贸市场正式运营,服务该片区多年的亚通农贸市场正式关停。相比亚通农贸市场,烈山市场环境更优、辐射半径更大。
6 r, L- ^! Q/ s' T  农贸市场担负着保障市场供应、服务市民生活的重任,是城市“菜篮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对农贸市场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8 ?9 ?7 g& l: y' W! g9 v, ^& L
  农贸市场怎么建、建多少?市规划部门经过调研,编制了《随州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布局规划》,全市规划菜市场60处,其中物流批发市场1处、农贸市场17处、生鲜超市42处,全市形成以物流批发市场为龙头、农贸市场为骨干、生鲜超市为重点、生鲜超市为普及的四级标准化菜市场空间布局体系。0 Z: @! }$ P/ ?6 ~4 X
  # i# F4 h. A7 B8 y/ l

! k' E& R  D8 T+ a7 h  教育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围绕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我市在城东、城南等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季梁学校、胜利学校、白云湖学校等一批学校,对完善新区配套、缓解“大班额”起到了积极作用。市规划局积极开展这方面研究,在城乡总规层面对中小学布局作出原则性引导,其他层次规划中对中小学规划进一步完善,形成完整全面的公益性教育网络。今年来,市规划局会同相关部门,完成了白云湖中学和编钟小学选址。
' h4 g: [# W6 c% x5 K  围绕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市规划部门还积极做好医院、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划,送服务上门,让项目快速推进,更好地服务市民。
1 ^" P+ ^, y8 q: @7 f( p! u! C
$ R& `* v( X  Q! R% A4 Q9 s' f助力城市“双修”新老城同质发展% e& L; Y1 b6 ]+ ?+ t+ I$ _& L
  新城、老城,都是随州城区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市在建好新城的同时,注重老城的改造、更新,提升老城区居民生活品质。; Z1 T5 `% B- }- {* N% N
  棚改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随州中心城区,分布着亚通、齿轮、瓜园、老火车站片区等大量的城市棚户区。市规划部门充分发挥规划的前瞻、引领作用,站在全市层面统筹安排,编制完成了《随州市集中建设区棚户区改造规划(2017—2020)》。该规划规模和范围为历次之最,涉及67个村(社区),规划范围为随州市集中建设区,总计70余个地块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为我市新一轮“三年棚改”工作提供了决策指引。) `4 T3 m% u6 i
  琵琶形古城以及与其相守相依的护城河,承载着随州的历史记忆,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符号。修复环城水系、治理黑臭水体,市规划部门主动作为,编制了东护城河治理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专项规划,为河道修复、整治工作提供遵循。东护城河示范段、推进段经过整治,面貌焕然一新。& M/ s) B( r7 p" R' q- E
  我市还严控老城区开发强度,规划层面通过发展指引、技术指标等进行控制,在为老城“减负”的同时,加快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了聚玉街改造、青年路大桥冷家湾十字路口改造等一批项目,既缓解了老城交通压力,又通过改造提升了城市品质。积极回应民声,今年6月份,市规划局完成了老城区今年新建10处公厕选址工作。选址过程中,坚决摈弃“为了完成数量而不顾质量”,着重从人流量、实用性等方面考虑,在微小空间彰显民生情怀。, R9 t) e2 w3 \2 Y) h" K% O
  规划构筑美好生活,梦想点亮城市未来。刘光海表示,全市城乡规划工作将继续坚持民生为先,把改善民生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民生“答卷”,让城市更有品质,让规划更有温度。
. ?  {9 N+ x( Y9 S  n) `2 y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