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9287|回复: 0
收起左侧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与“复活”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8-6 16: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7a6c85c5643e4e94752c98a2d138e4bc.jpg
# {. y3 u& y& H- X
  
本报记者 张琴
8 F/ `% h% f5 {8 }7 t! c  2017年编钟登上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舞台,图为德国音乐家老锣、龚琳娜夫妇和编钟一起演出。 (本报记者 徐斌摄)* N8 A/ l1 P! B* Z3 n
  1978年夏,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一个惊人发现改写了历史。曾侯乙编钟——一个至今仍让考古、历史、音乐、冶金等诸多领域专家为之痴狂的周代艺术精品惊艳亮相。
9 W$ ~1 y( p& W( K4 U  穿越2400多年时光,曾侯乙编钟向世人展示着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的文化高度,被誉为“古代世界的奇迹”“乐器史上的罕见之作”“青铜铸造史上的奇迹”。' @4 e0 @. r" C- q
  40年来,曾侯乙编钟“飞”出馆藏走向世界,作为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代表,持续在世界各地奏响中国好声音,成为了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谊的文化“特使”,奏响了保护、传播、发展的铿锵之乐。
4 i' Q; X4 n2 ~% J
  A3 `: c/ ~8 l$ W汉东大国,世纪发现震惊世界5 D4 X4 D4 o( W7 B
  “汉东之国随为大。”在随枣走廊的要冲上,随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现在的小小地级市,在两周时期却是世界文化的高地。2 |" d4 W' y! s  e7 Y) y# ]
  1978年以前,随州寂寂无名。这年夏天,驻扎擂鼓墩的部队在建设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座前所未见的多边形墓葬。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出一座战国早期的曾国国君墓葬——曾侯乙墓。
, A( g% k0 j1 r5 b( V" Y7 x2 b' K  参与过该墓葬发掘工作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说,它的发现打开了尘封数千年的曾国历史,也掀开了随州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 t9 I3 Z. K* o4 P" A% L  墓中出土了1.5万余件精美文物及大量铭文资料。墓葬的下葬年代准确,墓主身份明确、地位甚高,出土文物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且保存完好,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被评为“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 d) [3 ]/ p* L. z0 T) Y  随州文化学者王文虎表示,“孔子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曾侯乙墓集中了轴心时代罕有的文化瑰宝。”而这些宝贝中最令人震惊的是65件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被王文虎称之为“奇迹中的奇迹”。它至今仍是我国出土数量最多、铸造最精、音律最全、保存最完整、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之王”。
7 f3 ~9 T. O# I8 J: A  2016年,在武汉参加第十届国际音乐考古大会的70多位学者代表一致认为,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重大发现,展现了人类智慧在轴心时代所创造的高度,在诸多方面代表着当时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最高水准。
- f1 z. k6 l# ?- Y$ u/ i  曾侯乙墓的发现,只是发现曾国的宏伟序章。在随州主持了曾国多个重要墓葬发掘工作的黄凤春介绍,曾侯乙墓的出现,引发了令学术界争论不休、热切关注的系列谜题,如“曾随之谜”、曾国始封、曾楚关系等重大学术问题。+ r& V1 \% q0 k& n0 v/ c
  之后,在随州又发现了西周叶家山墓地、东周安居古城址、文峰塔墓地、义地岗墓群等,它们勾勒出一条较为完整的曾随文化带,串联起从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晚期700多年的曾国历史,解答出曾侯乙墓引发的大小谜题。7 O4 u& P5 s% B3 H3 F$ V
  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随州出土青铜器,数量、种类、造型及工艺乃湖北之最,在全国屈指可数。除曾侯乙编钟以外,随州又出土了7组曾国各时期的编钟,从1件、5件、7件到20件、36件、65件不等,完整再现了一部先秦时期的编钟发展史。2010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随州“中国编钟之乡”美称,实至名归。
, L+ J- c  B  [: e4 C1 ~$ N( D
3 i  o. z3 G  ~  L4 d1 c守护国宝,一代人的终生事业( {! P0 \. q$ y2 T  i) T
  以曾侯乙墓发掘为转折点,开启了随州文博事业快速发展的历程。一代代、一批批专家学者、文博工作者甘做国宝守护者,见证着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墓的保护、研究、传播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 O* J" v  S* b4 N9 Y  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擂鼓墩古墓群,被文物专家誉为“青铜器王国”的随州市博物馆气势恢宏,“楚城”和“编钟”特色明显。
; q. h6 e9 M2 g! M9 d3 n4 E  从1980年到博物馆工作至今,随州市博物馆馆长黄建勋感慨良多。“没有专门机构,没有陈列展览条件。”1978年,曾侯乙墓发掘之时,随州文博事业一穷二白,包括曾侯乙编钟在内的所有出土文物只能被送进湖北省博物馆。( K5 E1 E2 n! w5 h
  1978年10月,因曾侯乙墓的发掘成立了原随县博物馆。博物馆的地址从原随县文化馆到原城郊公社粮站再到随州宾馆,几经迁移。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历经三十年的岁月沧桑和几代博物馆人的共同努力,2008年12月,地级随州市博物馆新馆落成并对外免费开放,十年来已经发展成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成为世界了解曾随文化和随州历史的重要窗口。
" h. z0 W, w. E  曾侯乙墓是擦亮随州编钟文化名片的主要载体。几十年来,墓坑的脱水保护工作备受关注。  “这样大型墓坑的脱水工程,全国没有先例。”曾经主持该墓坑脱水工程的擂鼓墩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王新成介绍,曾侯乙墓被发掘后,墓坑椁室原地浸水保护近20年,1999年启动椁室脱水工程,效果不理想。现在新一轮的保护工作已经启动。' {$ Q4 M" T1 E; Z7 u, B& ~
  “是曾侯乙编钟哺育了我!”中国音乐考古权威专家、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一直致力于向世界推荐编钟,让编钟在世界各地奏出动人乐章。与他一样,一批学者专家从接触曾侯乙编钟开始,便一生与钟结缘。
! ]  Z& `! G$ g) n1 F# u1 J  61岁的黄凤春更是饱含深情地说:“是随州给了我平台和机遇。”他主持发掘的叶家山和文峰塔两处曾国墓地,均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考古学论坛六大新发现”,在学术界少之又少。经他之手还发现了叶家山5件编钟,破解了曾侯與编钟重要铭文,解开困扰学术界30多年的“曾随之谜”。+ n0 p5 E1 F+ N# D* K1 b, D
  “编钟的制作技艺展示了古人的工匠精神。我们要发扬这种精神,让以曾侯乙编钟复制件为代表的随州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研究、复仿制曾侯乙编钟已经30年的项绍清,是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大师,他创办的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编钟”乐器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让随州企业在编钟的研发、制作方面有了行业话语权。现在,他正与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积极推动青铜编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
9 h& w9 H" @2 a4 o4 s$ ^
3 }& A6 Y* u3 b! i- G& x编钟“复活”,中国声音芳名远播
- `, h( Z0 G" x, C
  在湖北省博物馆的8个常设展厅中,曾侯乙展厅是唯一仅陈列一座墓葬文物的专题展厅,也是该馆最火爆的展厅。曾侯乙编钟作为该馆镇馆之宝之首,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去年200余万游客前来参观。该馆曾侯乙编钟乐舞演出,场场爆满。
  H  ?1 n7 F8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1978年建军节,曾侯乙编钟首次奏响,震惊世人。从此,曾侯乙编钟及其复制品走出馆藏,出现在国家各类重大场合,作为文化的国之重器踏上了世界各地的舞台。
7 h; @: q% T# V" r0 `3 d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曾侯乙编钟在北京为各国大使演奏音乐;1997年香港回归,曾侯乙编钟演奏《交响曲1997天、地、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著名作曲家谭盾运用编钟和编磬编排《金声玉振》......: B3 d( k# B, y3 `- {7 d  [' m; I
  最近几年,曾侯乙编钟跟随国家主席习近平,数次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影响深远。2016年,曾侯乙墓编钟走进埃及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奏响《金石和鸣》;2017年7月,德国G20峰会上,曾侯乙编钟惊艳世界,6次谢幕,博得33次掌声;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向美国总统介绍编钟;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湖北省博物馆接见印度总理莫迪时,曾侯乙编钟再次闪亮登场。
- J: V0 R5 `; ?) k5 _8 q, U  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活动中方总导演陈维亚表示:只有编钟才能代表中国的大国形象,唱响中国好声音,敲出时代最强音。0 \( H' y+ q* G5 P
  让编钟“活”在舞台上的,是各类精彩的编钟乐舞和编钟音乐会演出。
" }6 o( ^1 f7 n. H2 a" T/ q/ f1 `  《编钟乐舞》是湖北省歌舞剧院的两部“镇院之宝”之一,从1983年创排以来,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节目享誉世界,出访60余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000余场,获得广泛赞誉。1990年,作为全国首批的随州编钟乐团成立,巡演全国各地,已经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5千万人次。2000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主任谭军带领下,成立了全国首个青年编钟乐团,在世界各地演奏编钟音乐会。7 D0 e" \4 u1 W/ Y2 u1 c
  去年,在央视《魅力中国城》的竞演舞台上,编钟乐舞一见倾城,帮助随州两轮竞演逆转成功。著名文化学者蒙曼教授说,编钟承载了中国乐文化,让我们今天能听得懂古代声音,让世界能听得懂中国声音。9 K7 T; P" Y; x. [
  如何进一步将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特色文物资源保护好、传播好、发展好,转化为特色发展优势?' x, U- P  o3 i! n) \3 m
  2014年,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炎帝故里风景区、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遗址联合创建国家5A级景区。经过几年时间打造,曾侯乙墓遗址软硬件建设全面提升,保护、展示、游览的各项功能进一步完善,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 [4 t: c) x3 u: B5 s
  当前,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立项及相关建设工作也已正式启动,迈开了汉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建设的第一步。
4 H; L4 B; S6 i1 }) g  随州市文体新广局局长黄苹表示,以随州为中心,数量庞大、分布密集的周代曾国文物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随州建设大遗址走廊,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综合效益潜力巨大。- L8 r( f- _! R$ o: }0 v% W
  曾侯乙编钟,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将以更加开放的脚步,让世界倾听它的诉说,领略其独一无二的魅力。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