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935|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州编钟出土40周年了!穿越2400年向世界诉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8-14 16: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穿越2400年,它向世界诉说- g% O  d  E5 ]; A6 N2 F4 O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与“复活”. j  x+ F2 w  [9 G
1.webp.jpg 0 |% S) C2 `6 a# ~0 u- Y* D
2018年4月27日,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共同欣赏曾侯乙编钟。0 [9 S$ g0 }7 U; \  a+ X' `( _: @0 R: a

8 \2 k! r8 g$ W" s庆祝改革开放40年1978年夏,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一个惊人发现改写了历史。曾侯乙编钟——一个至今仍让考古、历史、音乐、冶金等诸多领域专家为之痴狂的周代艺术精品惊艳亮相。
, N3 o/ L+ i: h' V穿越2400多年时光,曾侯乙编钟向世人展示着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的文化高度,被誉为“古代世界的奇迹”“乐器史上的罕见之作”“青铜铸造史上的奇迹”。4 u/ [. g% q5 e% U' {! ^
40年来,曾侯乙编钟“飞”出馆藏走向世界,作为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代表,持续在世界各地奏响中国好声音,成为了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谊的文化“特使”,奏响了保护、传播、发展的铿锵之乐。& I" Y; ~  w1 m4 x+ f& k* [

/ F' I) q& c! l( }( Y8 Q- y3 O 2.webp (1).jpg - p7 l  d# w" g& b6 J
曾侯乙编钟全景图4 s, x/ Q$ s+ V& x$ D7 z8 Q
4 j, _2 b& g1 P2 L) @* q/ s% N7 U" ?! T

$ c# ]: l- v4 d+ y5 }: W汉东大国,世纪发现震惊世界6 y; s0 w; L! s, a; [4 v
“汉东之国随为大。”在随枣走廊的要冲上,随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现在的小小地级市,在两周时期却是世界文化的高地。/ |0 a% k& X2 h, S
# j) ?6 M! l8 ~5 r' R
1978年以前,随州寂寂无名。这年夏天,驻扎擂鼓墩的部队在建设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座前所未见的多边形墓葬。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出一座战国早期的曾国国君墓葬——曾侯乙墓。9 T  ~3 S$ s& {/ h" ^4 X
1 y3 [9 F+ p+ t, ~
3.webp.jpg 1 a" B9 M. S9 A: t+ R. H5 j
1978年“新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曾侯乙墓的考古发掘工作: {9 d+ M5 k& F& T# t

5 n1 q7 g% j, A0 b3 k& j, y参与过该墓葬发掘工作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说,它的发现打开了尘封数千年的曾国历史,也掀开了随州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 ~( O0 n$ x. L9 l/ b+ L; |& ?( F% c! m5 `- @- Z4 p& k4 F5 J; q
4.webp.jpg
5 A. P8 p% L- W7 i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院黄凤春与叶家山出土编制
" x& R! n3 J/ C6 h, A  ~. f- `. w0 s" w* o8 u, Q; h
墓中出土了1.5万余件精美文物及大量铭文资料。墓葬的下葬年代准确,墓主身份明确、地位甚高,出土文物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且保存完好,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被评为“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 U  G6 Q8 ?, i4 N' k9 F
2 _/ [% s; W) ~. f; Y0 l 5.webp.jpg
' _0 Y- g/ b2 M5 R- f" V1 W曾侯乙编钟出土情况(资料图)
; O. Y. Z0 B. n# V6 ^
. f3 G6 I: [. }! ]7 q1 N- N* g随州文化学者王文虎表示,“孔子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曾侯乙墓集中了轴心时代罕有的文化瑰宝。”而这些宝贝中最令人震惊的是65件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被王文虎称之为“奇迹中的奇迹”。它至今仍是我国出土数量最多、铸造最精、音律最全、保存最完整、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之王”。
+ F* B# ?9 y5 H+ b2 p
3 y4 E7 h' O: {  e2 z1 }2016年,在武汉参加第十届国际音乐考古大会的70多位学者代表一致认为,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重大发现,展现了人类智慧在轴心时代所创造的高度,在诸多方面代表着当时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最高水准。
8 a* i% A3 E" k+ [/ ], L6 @4 _8 ~# S" j
6.webp.jpg , q6 Z: \) }) X  P4 ~
黄凤春正在查看编钟7 R+ d; D! ]7 D- j- O

- h2 j* k& ~8 a3 k0 j; j" n$ U5 n" x  X
曾侯乙墓的发现,只是发现曾国的宏伟序章。在随州主持了曾国多个重要墓葬发掘工作的黄凤春介绍,曾侯乙墓的出现,引发了令学术界争论不休、热切关注的系列谜题,如“曾随之谜”、曾国始封、曾楚关系等重大学术问题。
( o& U1 {0 x$ `) q1 |% e6 f* L. F
, S( P% X! i/ \' {3 I 7.webp.jpg
! r: B, P( v9 z1 _5 F% _1 t0 S
" U3 i- {: [) i! h) |- @1 V经过考古工作人员修复的陶器# \( U) [, \  W8 T( ?$ r8 U4 A
; a+ y. t' s3 v1 [5 j* j$ A

1 C! [, A, ~/ D" a0 {之后,在随州又发现了西周叶家山墓地、东周安居古城址、文峰塔墓地、义地岗墓群等,它们勾勒出一条较为完整的曾随文化带,串联起从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晚期700多年的曾国历史,解答出曾侯乙墓引发的大小谜题。
$ a' f6 ?' q. H) c5 H( T- D1 F
/ j9 n1 h3 Q2 \/ S 8.webp.jpg . ]( u& ^0 ~( k: H' x" ~/ _! p
2010年6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徐沛东,授予随州为“中国编钟之乡”
& x- j; g5 m7 O  [. k* ~4 s
8 t/ s; N6 Y6 ?7 _5 ~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随州出土青铜器,数量、种类、造型及工艺乃湖北之最,在全国屈指可数。除曾侯乙编钟以外,随州又出土了7组曾国各时期的编钟,从1件、5件、7件到20件、36件、65件不等,完整再现了一部先秦时期的编钟发展史。2010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随州“中国编钟之乡”美称,实至名归。
8 C6 c4 ^/ k6 T* X
/ u$ b3 ]1 l# v5 m# }: B
  Z; A' t; |3 k8 m9 J9 i' X守护国宝,一代人的终生事业
9 h2 G+ D( M5 E% h/ z& X, g% e以曾侯乙墓发掘为转折点,开启了随州文博事业快速发展的历程。一代代、一批批专家学者、文博工作者甘做国宝守护者,见证着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墓的保护、研究、传播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1 @! C5 r' C, d7 E: D& ^  ^) z( P6 R
9.webp.jpg 0 J9 R$ N( Y  J
随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大量精美文物
4 H& a/ v& ~+ u; @' `5 ]& a9 \! s2 n" v2 _4 |1 H  ?/ T
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擂鼓墩古墓群,被文物专家誉为“青铜器王国”的随州市博物馆气势恢宏,“楚城”和“编钟”特色明显。
2 j( v( d  d" l2 Q7 v+ {从1980年到博物馆工作至今,随州市博物馆馆长黄建勋感慨良多。“没有专门机构,没有陈列展览条件。”1978年,曾侯乙墓发掘之时,随州文博事业一穷二白,包括曾侯乙编钟在内的所有出土文物只能被送进湖北省博物馆。
; [9 \9 x3 x# v* S" _2 _, n: J! D( h- k' v
10.webp.jpg - Q( q1 b: Z! N/ H% T2 O
我国著名考古、音乐专家,曾侯乙墓发掘领队谭维四教授视察曾侯乙墓保护现状5 v; k" ~; O* Z# J* [, y
7 {# S; e% |. b8 T. N2 ?9 _% L
1978年10月,因曾侯乙墓的发掘成立了原随县博物馆。博物馆的地址从原随县文化馆到原城郊公社粮站再到随州宾馆,几经迁移。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历经三十年的岁月沧桑和几代博物馆人的共同努力,2008年12月,地级随州市博物馆新馆落成并对外免费开放,十年来已经发展成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成为世界了解曾随文化和随州历史的重要窗口。& |1 D  u  s- x3 b, O8 h  j
' w3 I/ a7 s3 G
11.webp.jpg
9 i) N( y, ], R: \6 P4 ^7 H2 g5 O  D+ y+ O3 S7 n1 s. j2 f; h
曾侯乙墓是擦亮随州编钟文化名片的主要载体。几十年来,墓坑的脱水保护工作备受关注。  # |& G% f/ A' k) M' r% ~* m* T
“这样大型墓坑的脱水工程,全国没有先例。”曾经主持该墓坑脱水工程的擂鼓墩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王新成介绍,曾侯乙墓被发掘后,墓坑椁室原地浸水保护近20年,1999年启动椁室脱水工程,效果不理想。现在新一轮的保护工作已经启动。
/ U& q& o' v/ L" E; N9 r/ L
3 O: c; @0 f' @% J8 g6 \( Q“是曾侯乙编钟哺育了我!”中国音乐考古权威专家、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一直致力于向世界推荐编钟,让编钟在世界各地奏出动人乐章。与他一样,一批学者专家从接触曾侯乙编钟开始,便一生与钟结缘。
+ S6 ^, T9 _3 Y, {2 T( n
" a3 K" x  q# Z( A. I 12.webp.jpg
) Q8 s  z8 R9 Q5 G" P黄凤春介绍叶家山出土编钟的情况% j6 A) o+ r# [% F$ W$ ~& i& v
13.webp.jpg 4 S: h- `4 r! V+ l% R
叶家山出土的精美文物
  {- d+ p( @, B0 \( M) ?2 {
7 j/ g$ t5 h! f  {  M5 Y7 q* y; \61岁的黄凤春更是饱含深情地说:“是随州给了我平台和机遇。”他主持发掘的叶家山和文峰塔两处曾国墓地,均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考古学论坛六大新发现”,在学术界少之又少。经他之手还发现了叶家山5件编钟,破解了曾侯與编钟重要铭文,解开困扰学术界30多年的“曾随之谜”。
- k8 p0 c* ~1 g0 r
  s1 m+ @2 I( f+ q' L 14.webp.jpg - n8 w. K' r! p' d& v
项绍清传承青铜编钟“一钟双音校音”国家专利技术) S( N3 r/ Y' ~8 u" t; l  Z! _

. n, _; I( o) U8 `# T 15.webp.jpg ( Q5 [! J3 S3 D5 M* a3 s: Q
项绍清传授编钟壳型焙烧工艺流程
: p- Z( @, K" h" N+ N+ t
0 R. t( V5 k  r, u' i3 I 16.webp.jpg 5 c0 q+ l/ w7 M
项绍清研究出土古代编钟历史资料# D! j8 @" `( u: w( }
3 r  e# u0 K0 B% x
“编钟的制作技艺展示了古人的工匠精神。我们要发扬这种精神,让以曾侯乙编钟复制件为代表的随州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研究、复仿制曾侯乙编钟已经30年的项绍清,是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大师,他创办的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编钟”乐器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让随州企业在编钟的研发、制作方面有了行业话语权。
3 D! G/ i0 `3 A- h现在,他正与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积极推动青铜编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
5 s+ s2 t2 H8 c$ @3 V2 ?- X& ]# L; Y

6 h& k2 X, ]& J, f2 a编钟“复活”,中国声音芳名远播
  P, Q$ k4 U) ]. s0 G在湖北省博物馆的8个常设展厅中,曾侯乙展厅是唯一仅陈列一座墓葬文物的专题展厅,也是该馆最火爆的展厅。曾侯乙编钟作为该馆镇馆之宝之首,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去年200余万游客前来参观。该馆曾侯乙编钟乐舞演出,场场爆满。0 u2 X; u" p  B9 s
8 l9 J: G0 q$ V) B) r
17.webp.jpg / b9 [% J. `) g. N9 i
1979年编钟原件演奏
2 N: z  z5 k- }$ p8 b9 Y- ^: J1 ?8 R( S  v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1978年建军节,曾侯乙编钟首次奏响,震惊世人。从此,曾侯乙编钟及其复制品走出馆藏,出现在国家各类重大场合,作为文化的国之重器踏上了世界各地的舞台。
/ v1 l1 X5 [4 t( ^6 Q
  M: ~) I' r/ R5 z+ ? 18.webp.jpg : Y6 l  _9 I% n( c  E4 A- [9 B
考古人员试奏曾侯乙编钟' j1 G. ^0 n8 {5 V+ r
9 h& h+ H0 W# N) Z# ]2 d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曾侯乙编钟在北京为各国大使演奏音乐;1997年香港回归,曾侯乙编钟演奏《交响曲1997天、地、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著名作曲家谭盾运用编钟和编磬编排《金声玉振》......5 _* ?; R3 `5 o% e! ]4 n3 K9 f

9 b( R7 M& H, [+ i$ w0 k0 n# N# ?; Z 19.webp.jpg
; S: I/ ?0 H  C& l' e1997年7月,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惊艳亮相香港回归庆典演出;
6 n) `. n2 l7 x7 x: X* _5 U9 B; x6 j9 I
20.webp.jpg - O* s0 K/ K7 O$ t- d5 I
2008年8月,曾侯乙编钟首次亮相世界性体育盛会,在“金声玉振”的颁奖音乐中见证着奥运奖牌的诞生;8 y( R, {* p1 G8 K/ z1 ^, }
" p6 M) M, l: m2 B8 h3 k

* s7 S# N& a" k8 |3 C! p/ \2016年1月,曾侯乙编钟随习近平主席出访埃及,在卢克索神庙广场奏响,以“金石和鸣”的形式上演两大文明的对话;' [! ]$ K: a5 g
* D& X7 E3 T+ K

/ }& f' ]2 `6 }, a, d0 O% {# t2017年7月,曾侯乙编钟再次随习近平主席出访德国,参与了 G20峰会的 “感知中国·德国行” 系列文化活动,带领观众一起穿越千古时空……* j  V# [/ B6 Q) f

( w" {7 w6 H! Y  {
0 e% a* R: x7 u2017年编钟登上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舞台,图为德国音乐家老锣、龚琳娜夫妇和编钟一起演出
4 P1 a0 \% T5 N$ K1 _1 h2 E! K( W2 H1 A+ `4 h0 U6 i0 U
最近几年,曾侯乙编钟跟随国家主席习近平,数次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影响深远。2016年,曾侯乙墓编钟走进埃及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奏响《金石和鸣》;2017年7月,德国G20峰会上,曾侯乙编钟惊艳世界,6次谢幕,博得33次掌声;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向美国总统介绍编钟;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湖北省博物馆接见印度总理莫迪时,曾侯乙编钟再次闪亮登场。
  N7 f4 `" c$ _0 f2 M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活动中方总导演陈维亚表示:只有编钟才能代表中国的大国形象,唱响中国好声音,敲出时代最强音。, p  E2 L. o+ p& m2 }
9 M. \( s* n6 F* V( Q  I
21.webp.jpg
& g  Z3 w* E" @随州编钟乐团的编钟乐舞演出1 [8 l) r) Z7 b* P: j3 x

: I" A3 v2 D* H4 w4 n3 E让编钟“活”在舞台上的,是各类精彩的编钟乐舞和编钟音乐会演出。
) ^+ E- n3 @1 T: p+ b《编钟乐舞》是湖北省歌舞剧院的两部“镇院之宝”之一,从1983年创排以来,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节目享誉世界,出访60余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000余场,获得广泛赞誉。1990年,作为全国首批的随州编钟乐团成立,巡演全国各地,已经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5千万人次。2000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主任谭军带领下,成立了全国首个青年编钟乐团,在世界各地演奏编钟音乐会。* h8 t5 [- Y2 _! M8 j, T0 T: ?
- [# D# h, w; |% z4 K! d
去年,在央视《魅力中国城》的竞演舞台上,编钟乐舞一见倾城,帮助随州两轮竞演逆转成功。著名文化学者蒙曼教授说,编钟承载了中国乐文化,让我们今天能听得懂古代声音,让世界能听得懂中国声音。2 D6 N$ U. }+ {8 N. U5 y
! I  |+ W8 b3 u( p4 K
如何进一步将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特色文物资源保护好、传播好、发展好,转化为特色发展优势?
2 Q4 }  k4 J, M2014年,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炎帝故里风景区、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遗址联合创建国家5A级景区。经过几年时间打造,曾侯乙墓遗址软硬件建设全面提升,保护、展示、游览的各项功能进一步完善,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
4 K) |  X: k* |; D9 ]+ v" n' z$ ?3 R# S6 ?  B, u
当前,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立项及相关建设工作也已正式启动,迈开了汉东周文化大遗址走廊建设的第一步。" m8 {  n5 j' u) A% x# y; R

2 s9 @2 x( K6 A5 P& J. x随州市文体新广局局长黄苹表示,以随州为中心,数量庞大、分布密集的周代曾国文物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随州建设大遗址走廊,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综合效益潜力巨大。' g3 I) p: W8 c

. y9 U: F' F% n9 {7 ]) z8 F; R曾侯乙编钟,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将以更加开放的脚步,让世界倾听它的诉说,领略其独一无二的魅力。* u& y) C. z# H; m7 d

$ d% P, a" [% R
. g, U" T+ w3 k% t
2.webp.jpg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