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331|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县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9-21 10: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记者 陈云
  D1 d$ \  w3 e0 l) J* N  2014年,随县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农业与旅游融合,为农业大县随县的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路径。近年来,随县农业与旅游交相辉映,互为助力,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绘就发展新篇章。
+ Z  I, Y/ p. O- B9 u/ Z6 P; q' r, J$ J; F/ k% ~# \( u, U1 u
以农兴旅 以旅促农# p, h3 Z1 K8 c/ b' \8 g8 T1 {+ C
  随县于2014年开始创造性发展旅游。作为农业大县,随县物产丰富,特色农产品丰富,香菇、果蔬、茶叶、粮食等产业基础条件好,农业种植基地适宜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动向第三产业延伸产业链。
, R0 t% x/ [0 n4 z4 M, Q( E, A  现实条件催生了随县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着力将农业产业基地打造成兼有乡村旅游景区的双重身份承载,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础。
$ M' |4 J  I! Z1 y/ W  随县尚市镇种植油桃近八万亩,是华中主要的油桃产区之一。在连续十二届的随县尚市镇桃花文化节影响下,尚市镇早已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三月去尚市赏桃花,已成周边游客每年春季的必选项目。人流、物流、信息流,也成就了油桃的畅销。
& t1 @4 T* s& `/ p  云峰山茶场经营数十年,近年来依托茶文化主推研学游。盘活茶资源,借助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东风,近年来云峰山万亩茶园景区的名声,为云峰山有机茶场的称号添势不少。' Q0 N0 A  r. ^0 @3 E
  空心村是当前国内农村较为普遍的现状。农业要发展、农村要建设,都需要有人。如果说传统农业是产物,那么休闲农业旅游则是引人。随县外事侨务旅游局局长宋成凤介绍,全域旅游战略实施以来,随县着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让休闲观光农业做到“引人”“留人”“留钱”“留心”,真正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5 M( f* M; Y: V0 h  五年来,随县统领文化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目前已有4A、3A级景区各4个,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绿色幸福村、省市旅游名村等示范点。农业与旅游互为助力,共同发展。, z: d+ I9 s+ e: u# Y8 D6 ^
# q5 @/ e8 T2 M. z5 s: p
遍地开花 效益明显0 V) I" W; w) ?0 M
  尚市的桃、云峰山的茶,是当地从农产品产区到旅游景区的依托点、着力点。在随县农村大地上,满是这样“双重身份”的花与果。! r3 Q7 J$ d; y# f" F7 u4 @
  随县副县长黄猛介绍,随县的农旅融合模式多,全域亮点纷呈、各有特色。
% u9 x5 }5 i7 k4 {& `$ r" R, K* G  裕国菇业、二月风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设生产线、产品展销和科普,小林红酒庄园、云峰山万亩茶园、车云山等农业产业化基地休闲观光度假游大热,华宝山、凤凰山、柏树湾、龙泉村、玉皇阁村等一批美丽乡村、历史文化村落脱颖而出,桃花节、牡丹节、芍药节、萤火虫文化旅游节、乡村马拉松、太白红叶等一批农业节事观光休闲活动更是大大增加了随县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时,农家乐、休闲山庄、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 a& r' x9 `& X6 R: D  这些乡村旅游景点的声誉鹊起,每到时令季节都吸引大量城镇居民前往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当地村民开办农家乐、售卖旅游商品,吃上了旅游饭。同时,旅游景点的打造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也让旅游成了现代农业的高端卖场。
! x9 `( ~4 w, E; B4 `  小林的红酒庄园项目选址合适葡萄生长的未开发的荒山荒坡、滩涂地,不占用耕地。项目总投资约9.7亿元,分三期实施。项目一期已流转山林地4000多亩用于野生葡萄的保护与种植,并建成葡萄采摘观光园。同时庄园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目前已重点引导并扶持60多家精准扶贫农户种植2000多亩葡萄,解决3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既保障了公司原料供应,又带领了群众致富,实现了多赢。
* L2 R. |& A9 N, \8 Q) d- U  随县将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用于旅游发展和市场营销,形成机制将旅游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对优秀农家乐、精品民宿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奖励。
. ]  i4 ^5 p9 `6 @+ T2 C% z: a  政府大力营销推广,企业农户积极参与,农旅融合效益明显。据统计,随县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镇超过30个,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约2万人,实现就业人口达5万人,年旅游收入约20亿元。 旅居随县 未来可期% d) _$ M% L* X2 c1 W# s( h
  4月,《湖北随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通过评审。今年上半年,随县接待游客510万人次,同比增长2%;旅游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6.3%。$ [% }7 J( a) ^: e" H
  在《随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的引领下,随县积极拓展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将“乡村旅游”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招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引导村集体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2 c5 Z& i: l5 s; u3 C+ `2 T5 x
  “围绕旅居随县的发展目标,建设良好的乡村旅居综合环境。”黄猛介绍,年初形成的《随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依托有A级景区作依托、有独特的旅游吸引物、有产业支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市场主体、有能干高效的村“两委”这“六有”,确立重点打造15个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5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发展生态观光型、城郊休闲型、文化探访型、户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目前全县打造乡村旅游试点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9 H1 E1 e+ h4 P4 _+ X( V! Z$ Y  下一步,随县将引导和支持更多的涉农企业创新农旅融合思路,如花卉苗圃、油茶基地、中草药基地等,培育中医药康养、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乡村旅居养老、乡村文创等新业态,引导农旅融合向深度迈进。- Z% E- b( }  O5 _
8 ^& I4 v. g5 A3 Y
5d153c6701da78db49657cc25be32180.jpg
  R7 y( X2 ?7 A$ I- `" p7 F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