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673|回复: 0
收起左侧

广水旱包子村通了自来水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0-26 10: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芳芳 于 2018-10-26 11:19 编辑 - G4 Q+ ^" c1 n  L4 d; c
4 X1 Q- k) c. H* p7 c/ |! b/ J
左大成
7 }8 t1 }3 P( j, u2 N+ X  “三儿,直接打开水龙头放水洗脸,家里也有自来水啦,再莫用电泵抽水,脏!”10月1日,我回到乡下老家,拿盆盛水洗脸时,父亲喊着我的小名吆喝道。
: Q5 J( x! D6 W4 K  我忙打开水池旁的龙头,一股清流喷射而出,清亮剔透,洗在脸上凉嗖嗖的。父亲说,家里通了自来水,再也不会为水发愁了。此时,我不由想起了老家几十年来愁水的事。8 `' f4 g. A3 m; k% }, z; @* G
  我的老家在广水市西河村,2005年大村合小村前叫经台山村,大部分湾组在经台山坡下,是一个典型的旱包子村。庄稼缺水,人畜饮用更缺水,村里的祖祖辈辈愁着水。
7 ^& z' ~" p6 K8 a1 O  七十年代末,刚记事时,每天一大早,父亲就挑着水桶到三百米外的狮子湾吃水塘去挑水,前后挑满四担水才能把家里的水缸灌满,这是全家七口人一天的生活用水。除做饭煮猪食外,还要满足搓衣洗脸抹汗用。为此,我们用水如用油,异常节约。
' v: u' ?) {8 }" ?  F  到八十年代末,家乡开始流行压水井。父亲请师傅在院子里打一口井,井砌好后,装上压水柄,等水井里汲满水后,用双手死劲向下按压水柄,将水压出来。由于村里地势较高,井里蓄水不足,有时压不出水来。老家在山边,水井是完全靠钻石头挖出来的,水里的盐硝较多。烧水后,水壶里积一层厚厚的盐硝。水喝起来也十分咸涩,难以下咽。
+ [! T4 x3 _6 L6 E  新世纪初,连续大旱,素有“旱包子”之称的老家,压水井压不出水来了,吃水成了全湾人的大问题。大伙儿集思广益,每家出500元钱,在湾里最低处的塘边打一口大深井,每家每户在大井里安装一个电泵,将水抽到各家各户。由于近年干旱,加之水污染日益严重,电
: q; u1 {8 g9 O( B  泵抽出的水也逐渐变黑,不能饮用,吃水成了父老乡亲的一件大难事。
( u3 d! G" Q, ]1 ^2 L  前几年,广水市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老家附近地理位置稍低的村湾都逐渐安上了自来水。老家近在咫尺却望水兴叹。当地政府干部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多方援助,前不久利用增压技术终于把水引到湾里,且自来水与应山城区同网同质通水。
  M$ ~1 a% }/ p# Z, x  时间飞逝。四十年来,我亲眼目睹了老家从去邻湾塘里挑水,到自安压水井提水,再到用电泵抽水,到现在安上自来水。水质越来越好,安全性越来越高,用水也越来越方便,家乡人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8 \" L: K- @  `4 f, e, R t0137aae181bcba2665.jpg 8 a1 t+ e7 W% N! P5 Y# x& d% b% [- G
t010c54045bd765d612.jpg t01b5a2cda81c113889.jpg 1 }! s: T# s/ E9 k0 R* C! ?# R- r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