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拂晓森林 于 2019-4-1 16:50 编辑
城市管理水平是是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一面镜子。随州设立地级市以来,全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在市容环境和公共秩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道路狭窄、路网不完善,停车场、公共厕所、公共绿地、垃圾处理站配套不足,给市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比如,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市级和县市区级各管一块,存在覆盖不全、协调不畅、联动不足、监管不力情况。比如,监督执法失之于宽,机动车乱停乱靠、商贩占道经营、垃圾四处抛洒、污水随意排放等情况屡治不绝。还比如,市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市民法治意识、秩序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不强,没有养成现代文明生活习惯等。据统计,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中,涉及市政设施、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文明素质等问题占据大头;“12345”市长热线投诉中,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等问题位列榜首。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市民幸福感获得感,极大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品位,成为品质随州建设的重要障碍。
为此,市委、市政府在3月28日召开动员大会,决定从4月1日至5月31日,按照“扫干净、有秩序、保畅通、讲文明”的原则,在全市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政设施、交通秩序、经营秩序、户外广告、“门前三包”、不文明行为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我市环境秩序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城镇环境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对整治行动的目标任务、措施要求做了具体安排部署。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聚焦重点和难点来发力。影响城市环境秩序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这次集中整治行动,明确了环境卫生、市政设施、交通秩序、经营秩序、户外广告、“门前三包”、不文明行为等七个重点方面,这七个方面也正是城市环境秩序治理的难点问题。 2、坚持硬件和软件一起抓。一方面,要着力强化基础设施硬环境建设。加强设施管理和维护,统筹抓好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力而为,集中财力抓好急需的、必需的基础设施,重点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民生实事;又要量力而行,注意整合资源、盘活资源,讲究适用,不贪大求洋、追求奢华。另一方面,要深化市民文明素质软环境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的问题,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的因素,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要靠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3、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既要发挥政府职能,该管理的加强管理,该改造的及时改造,该投入的加大投入,该完善的尽快完善;又要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创新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市政设施、公共交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领域,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效益。 4、注重严管和善治相统一。一方面,注重运用法规、制度、标准管理城市,对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严管、严治、严查、严罚”,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一方面,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前提下,注意方式方法,体现人文关怀,特别是在整治占道经营、违章停车行为时,要坚持文明执法,做到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坚决避免发生舆情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5、应急和谋远相结合。这次整治行动为期3个月,各地各单位要本着“事前有谋划、事中有创新、事后有成果”的基本原则,处理好阶段性整治与长期性管理的关系,通过集中整治行动探索建立既管眼前、更管长远的体制机制,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为确保集中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市委、市政府加强领导、注重质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高规格的整治行动指挥部。各县市区、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到全覆盖动员、全方位参与。全市所有机关、所有企事业单位,不论级别高低,不论规模大小,不论隶属关系,都要服从辖区的安排,切实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各级“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上阵,靠前指挥,主动协调解决整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抓好整治行动的落实。 二要完善运行机制。以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统筹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和环卫保洁管护进街道、进社区,派驻设置城市管理和环卫管理机构,切实解决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 三要营造宣传攻势。扩大公众知晓率、参与度,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四要严格督导检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将加强对整治行动的督查督办。市纪委监委结合基层作风巡查活动,对整治行动过程中作风不扎实、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建好管好随州城市环境秩序,关乎每一位随州市民的生存环境,关系到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理解、参与、支持。您对市委、市政府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有怎样的理解、看法,有什么意见、建议?作为随州市民,您觉得可以为营造更美更好的城镇环境秩序,做些什么?请您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