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848|回复: 0
收起左侧

何相安:浓郁的酒香(黄鹤楼酒系列之四)

[复制链接]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9-5-10 10: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浓郁的酒香
    自仪狄造酒以来, 这个被称作杯中物的液体究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造就过多少风流名士、演义过多少动人故事, 怕是难以计数。五千年中国史, 倘若离开了酒, 一定会索然无味。从狂生郦食其以高阳酒徒之名接近汉高祖刘邦进而建言献策成就旷世伟业, 到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启一代治邦新风, 从李白斗酒诗百篇, 到武松醉打蒋门神, 酒真是具有神奇的魔力, 直叫人唏嘘不已。至于寻常百姓, 更是以酒会友、以酒助兴、以酒解乏、以酒销愁, 酒成了人们沟通感情、增进友谊、陶冶性情、排遣郁闷的工具。三五好友, 推杯问盏, 在酒精的催化下, 放松而随意, 说起话来自然入耳, 办起事来格外顺畅。这一点, 我以为在炎帝神农故里随州犹可见于一斑。

    酒2.jpg

    随州人善饮酒, 在湖北乃至全国都留有美名, 并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无论是节假日, 还是紅白喜事, 无论是平日聚会, 还是工作接待, 每人不喝个半斤八两, 筵席难散。许多来随州办事的客人, 一方面被随州人的热情豪爽所感动, 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不胜酒力而心生愧疚。于是, 对随州, 对随州人, 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我们追溯起来, 可以发现, 随州古代就有十分浓烈的饮酒风气。随州淅河西花园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曾一次出土过200多个酒杯, 随州博物馆珍藏的文物中有70%以上的藏品与喝酒有关。中国最早的冰酒器, 被著名导演张艺谋搬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而歌” 的尊缶, 就是在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的, 据称能装800斤的酒缸才能叫缶, 只有随州出土过这样的酒缸。还有尊盘, 被称之为国宝级文物, 其实就是祭天用的酒器。面对随州出土的那么多上古时期精美的青铜饮酒器皿, 很多文物专家都感到震撼。这也足以证明随州的先民是很爱饮酒的。

    随州人善饮酒, 自然也会酿酒。我们虽然无法了解随州古代的酿酒状况, 但从随州出土的酿酒器、贮酒器、盛酒器、送酒器、温酒器、饮酒器等一应俱全来看, 随州古代的酿酒业应该说是十分兴盛的, 酒文化也是十分发达的。进入近代以来, 随州酿酒业一直没有中断。我翻阅过1988年出版的《随州志》, 发现上面有这样的记载: 清末、民国时酿白酒的糟坊较多, 仅厉山、淅河、安居、澴潭四镇光绪年间即有糟坊14处, 民国二十六年增至19处。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在厉山镇兴建随县地方国营酒厂, 随即又在均川建成随南地方国营酒厂, 以大麦为主要原料酿造小曲酒。1958年县副食品公司兴建随县国营酒厂, 主要生产浓香型大曲酒。1959年在殷店建随北酒厂。1975年随县第一酒厂在城关西隅兴建,1976年投产, 主要生产散装白酒, 年生产能力为1500吨。1978年后, 部分社、队兴建了酒厂。产品由散装酒为主逐步转为瓶装礼品酒为主。1983年共有酒厂38家, 生产白酒4118吨。其中国营酒厂生产白酒1125吨, 主要产品有“双凤白酒”、“ 随州特曲”、“ 擂鼓墩酒”、“ 涢水大曲” 等; 第一酒厂生产白酒1193吨, 主要产品有“编钟乐特曲”、“ 鹿鹤特曲”、“ 随州大曲” 等。1985年全市酿酒企业116家, 共酿白酒5255吨。由此看来, 白酒企业和生产规模呈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但我遍查随州酿酒业史料, 又不无遗憾地发现, 随州一直没有酿造出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名优白酒。随州已故著名学者、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原会长包毅国先生曾经说道, 作为随州人, 炎帝神农的嫡传子孙, 没能酿造出进入中国的名酒, 实在感到汗颜。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天径先生在其长篇历史文化散文《仙城酒道》中这样写道:“如今我们随州的好几种品牌酒, 为什么赢不到广大市场? 说穿了是地域食用文化元素不够!……当然, 像‘编钟乐’ 这样的品牌也很有创意, 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音乐, 也能让人产生美酒佳人的诗意联想, 若能灌入更久远的炎帝酿造文化的‘饴食’ 理念, 则更富有‘祖传秘方’ 的经典效应。”


    这是随州文化名人对随州白酒现状的分析, 他们呼唤随州名酒的诞生, 广大的随州市民也渴望喝到随州生产的中国名酒。于是, 在大家深情目光的注视下, 黄鹤楼酒业——一个承载着光荣和梦想、曾经两度荣获“中国名酒” 称号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适时地进入随州酿酒行业。2005年, 黄鹤楼酒业正式建设随州基地, 他们大打炎帝这张文化名片, 推出了“炎帝神曲” 品牌酒。很快, 炎帝神曲酒风靡随州城乡, 并销往全国好多省份,“炎帝神曲酒, 好喝不上头”, 成为尚酒、爱酒人士的共识。

    听人介绍, 黄鹤楼酒业拥有一批全国著名的酿酒大师、品酒大师, 黄鹤楼酒是湖北唯一获得过“中国名酒” 称号的白酒。作为湖北白酒的代表, 它以独特的芬芳诠释着楚文化的瑰丽恢弘与博大精深。我对生产出中国名酒的黄鹤楼酒业公司倾慕已久。有幸的是, 在这个暮春时节, 我随曾都区作协的一群文友, 在黄鹤楼酒业随州分公司戴总等人的陪同下, 一起走进黄鹤楼酒业公司, 近距离地触摸它、了解它、感受它。我们走进了武汉黄鹤楼酒文化博览园, 走进了地处咸宁的黄鹤楼森林美酒小镇。两天的时间, 可用行色匆匆来形容。春雨潇潇, 大家纷纷撑起精巧亮丽的各样雨伞, 倒也平添了几分别样情趣和浪漫色彩。在黄鹤楼酒文化博览园, 通过听解说员的解说, 通过看专题宣传片, 通过看各种陈列, 我们了解了黄鹤楼酒企业文化理念, 了解了黄鹤楼酒品牌历史与荣誉。我们尤其见识了黄鹤楼酒的多姿多彩, 什么大清香系列、陈香系列、生态原浆系列、楼系列、小黄鹤楼系列, 真可谓琳琅满目, 让人眼花缭乱。盛酒的器具也是形形色色, 那些精致的玻璃酒瓶、典雅的陶瓷酒坛、壮观的釉陶酒缸, 虽然质地不同, 大小有别, 形状各异, 但一字摆开, 煞是好看。各种酒的外包装更是五彩缤纷, 争奇斗艳。那些沉淀在历史岁月深处的经典酒故事依然让人沉醉: 孙权酒醉水淋群臣、刘玄德醉走黄鹤楼、张之洞献酒光绪帝、毛泽东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彳亍在黄鹤楼酒文化博览园, 听着解说员的解说, 闻着浓郁的酒香, 抚摸着那形色各异的酒具, 我忽然想起了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酒色赋》中的词句:“如果世上没有美酒, 男人还有什么活头?……如果酒色都不心动, 生命岂不走到尽头?” 一位农民对什么是小康生活的形象说法也蓦地在我脑海中闪现:“白天有酒喝, 晚上有奶摸。”看来, 酒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啊!


    几年前, 我曾读过咸宁作家柯于明写的散文《我在香城泉都等你》, 咸宁因城内拥有众多桂树和温泉而被称之为香城泉都。黄鹤楼酒业在这里打造的森林美酒小镇, 占地700余亩, 是全国唯一一个厂区内拥有森林、湖泊、山地等自然资源和独特洞藏洞酿环境的美酒生产基地, 为国家4A景区。在这里, 我们体验了手工酿酒的生产过程, 见识了洞酿得天独厚的发酵环境, 领略了原酒的储存方式(他们形象地称之为美酒银行)。漫步在文化游步道, 我们感受着酒文化的精深和精美, 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身心放松与惬意, 有文友忽然发现路旁的桔树上居然还挂有去年结下的桔子, 没有人采摘, 自然界的风雨也没能摧落它, 大家甚为惊奇, 在充满酒香的景区内, 平添了一种水果的清香, 让我们沉醉其中。我们惊叹于黄鹤楼酒业打造森林美酒小镇的大手笔, 更为黄鹤楼酒业与“中国老八大名酒” 古井贡开启战略合作、开创“中国双名酒” 新格局振奋不已。当然, 作为随州人, 尤其让我们振奋的是, 黄鹤楼酒业随州新厂区规划占地面积达800余亩, 比咸宁森林美酒小镇还要大将近100亩, 为国家5A景区, 其白酒生产量也大于武汉总部和咸宁分厂, 目前正在搬迁改造中, 预计全部工程将于2023年完成。届时, 不仅为随州旅游添了一个好去处, 而且还有望利用随州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代中国名酒。这无疑是随州尚酒、爱酒之人的福祉, 我们踮着脚企盼它早日完工。我们深信, 随州与黄鹤楼酒业的结合, 一定会展示无限的激情和辉煌的前景!
    酒3.jpg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