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十高铁被誉为“最美高铁”。如今高铁开通在即,很多网友们想知道沿线随州、襄阳、十堰等城市究竟有哪些好看的、好玩的。机会来啦!
11月19日至22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随州、襄阳、十堰等沿线城市媒体,联合举行汉十高铁一线行媒体体验采访活动。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央广网、新浪网、人民铁道、湖北日报,及随州日报、随州广播电视台、襄阳日报、十堰日报等20多家媒体的50余名媒体记者,将搭乘汉十高铁,从武汉出发,先后抵达随州、襄阳(枣阳)、十堰(丹江口)等地,实地采访这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高铁站点特色、人文旅游景区景点等,带你感受沿线各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
(武)汉十(堰)高铁简介
武汉至十堰高速铁路新建孝感至十堰段(简称汉十高铁)为双线客运专线,最高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孝感至十堰段起于武孝城际铁路孝感东站,止于十堰地区十堰东站,正线长399.126km。全线设孝感东(既有车站)、朋兴(预留车站)、云梦东、安陆西、随州南、随县、枣阳(与既有枣阳站并站)、襄阳东、隆中(暂不办理客运业务)、谷城北、丹江口、武当山西、十堰东等13个车站,其中新建云梦东、安陆西、随州南、随县、枣阳(与既有枣阳站并站)、襄阳东、谷城北、丹江口、武当山西、十堰东10个车站。项目总投资527.5亿元。
汉十高铁作为武汉至西安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北省内连通武汉、襄阳、十堰、随州的重要区域性快速铁路,也将是沟通华中与西北地区、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线路途经孝感、随州、襄阳、十堰4个地市和17个县市区,辐射湖北省内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30万人、占全省46%。汉十高铁开通运营后,武汉到十堰的时间缩短到2小时内、到襄阳1小时,将为促进“武汉城市圈”与“襄随十城市群”的融合发展,带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推动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产生深远影响。
11月21日-22日/十堰篇:
十堰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是鄂、豫、陕、渝4省市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辖4县1市5区,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其中城区人口近130万。十堰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殊荣。
十堰是一个人人称道的地方。境内的道教圣地武当山,素以“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享誉中外。武当山从唐代开始建设,历经一千多年,宏大的古建筑群与武当山的自然风景和谐交融,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和武当武术的诞生地,也是海峡两岸的交流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赞叹武当山,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十堰是“世界水都”、“中华水塔”。十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能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十堰的最大优势。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纳上游诸水注入丹江口水库,入水量达290. 5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能资源使十堰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正式调水。截止2019年10月底,已累计调水253亿立方米。
十堰是闻名遐迩现代汽车城。十堰是东风车的发祥地,是“世界前三、中国第一”的国际商用车之都,全市有整车和零部件企业500余家,汽车制造业资产过千亿、汽车年产能80万辆,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明显的地区。
11月21日上午10:35汉十高铁一线行媒体记者抵达十堰东站!
十堰东站
十堰东站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建筑面积18000㎡,高架线侧平式站房,设3台7线,旅客流线上进下出。
自然起伏的建筑轮廓,与群山背景融为一体。恢弘的体量、舒展的屋面、深远的挑檐,塑造出极具工业美学特质的“汽车之城”形象,象征中国车都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气魄。站房以“速度、激情、创新、汽车之城”为创意,力求合理、适度的创新。随着新能源、智能化等技术的运用,未来的汽车工业将颠覆传统,改变人类社会。站房造型仿若来自未来的概念车,似可风驰电掣穿越时空,给人无尽遐想。
十堰宣传、发改及十堰东站车站的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记者们介绍十堰市情和十堰东站
媒体记者到达东风重型卡车新工厂,参观采访东风八万辆生产线
媒体记者乘坐索道上武当山
登上武当山顶
丹江口大坝
丹江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玉娟介绍丹江口大坝基本情况
丹江口站
丹江口站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建筑面积10000㎡,线正下式站房,设2台5线,旅客流线下进下出。
四千年的沧浪之水,漫延浸润着中国的心脏,天河倒挂丹江口,一泓清水送京津。站房造型如恢弘的水坝竖向生长,建筑形态随功能布局自然而成,在山水间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立面隐约显现的竖向线条描绘出丹江水坝的剪影,带型采光侧窗如顺坝而下的江水。斑驳的阳光渲染出水都的灵动与秀美,向来往的旅客展示着水都文明。
11月20日-11月21日上午/襄阳篇:
枣阳站(既有站改扩建)
枣阳站房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境内,建筑面积12000㎡,线侧平式站房,设4台9线,旅客流线上进下出。
枣阳市历史悠久,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家乡,也被誉为“帝乡”。地处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汇处,枣阳站为既有站改扩建,拆除既有站房原址新建。站房以“古风汉韵、千年帝乡”为主题,将汉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斗拱、坡屋面以及粗犷、厚实稳重的建筑风格通过现代建筑处理手法抽象化、符号化,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及技术展现给铁路旅客,弘扬地域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城市品质。
中铁十七局枣阳站房项目经理冯毅接受采访
襄阳车站枣阳站长钟强介绍枣阳车站
枣阳站房顶部四周可见数个纹章图案。纹章图案,取自汉武帝刘秀的服装。
随州记者团
中国汉城 中国汉文化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中国汉城)位于湖北省枣阳市,核心区项目占地1800亩,规划建筑约80万平方,项目总投资30亿元,由湖北大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中国汉城是一个集汉代建筑精华与古典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大型复古建筑群,综合功能:旅游观光、影视拍摄、展示汉代文化、弘扬佛学文化、市民休闲娱乐、完善城市功能等;项目定位:中国汉文化核心地标、华夏汉文化展示中心、世界汉文化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建筑为外形,以文化为内核,以影视为媒介,以旅游为载体,以研学为抓手,以产业为依托,着力把中国汉城建设成为文旅融合的新高地。目前,中国汉城已打造成为:省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省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省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和省影视拍摄基地。
汉城景区董事长、总经理李事国介绍汉城景区。汉城景区4A创建已经通过国家验收。
景区是湖北省首批汉文化旅游基地,也是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
张艺谋影视基地: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影》和电视剧《凰权·奕天下》、《九州缥缈录》、《将夜》等知名影视剧先后到这里取景
汉光武帝校场点将实景表演
飒爽女将
感受传统汉文化
汉十高铁媒体记者采风继续。刚才在汉颂剧院观看实景演出《汉颂》。此剧主要讲述汉光武帝刘秀起兵、称帝、治国,以及与阴丽华的爱情。全剧分为六幕。第一幕,龙飞白水。主要讲昆阳之战,刘秀少胜多,大战王莽。莽军大败,溃不成军,刘秀一战成名,天下当知武姓侯。第二幕 乐舞相和。主要讲述刘秀娶妻阴丽华。第三幕 维天有汉。登基称帝后的汉光武帝刘秀文韬武略,天下敬服,开创光武中兴。第四幕 墨舞文华。 第五幕 汉和天下。第六幕 宗脉家国。讲述刘秀夫妇回乡省亲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第六幕
岘首山文化旅游景区
岘首山又名岘山。在襄阳古城南约三公里处,处于襄阳城中辅线的延长线上,正对古城南门,这在风水学上,称作向山,对襄阳城的意义非常重要。岘首山景区是襄阳产业园的第二期项目。襄阳岘山之所以能独擅“岘”名,是因为从汉来到两晋,屡次与著名人物相联系。首先是长沙太守孙坚(孙权之父)跨过长江攻击荆州刺史刘表,被刘表的部将黄祖射杀在襄阳城外岘山脚下的汉江,这是岘山首见于史册。而最终使岘山名扬四海的,是西晋名将羊祜。他在襄阳镇守十年,爱惜百姓,大行仁政,不但为西晋统一全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更深得襄阳百姓的爱戴,襄阳百姓对他的感念尤深。他在襄阳的时候,经常到风景优美的观山游玩,“置酒言咏, 终日不倦”。他死后,襄阳百姓就在他最喜欢的“生平游慧之所岘山“建碑立庙”以纪念他。纪念羊祜的石碑立起后,人们一望见它就想起羊祜的恩德,往往泪流不止,所以又被称作“堕泪碑”。唐代以前的岘山就是羊祜“置酒言咏”或者“生平游憩之所”,也就是今天的岘首山。
唐城景区
襄阳盛世唐城景区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湖北志强集团斥巨资打造,襄阳智谷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施建的集文化旅游、影视拍摄、全景演绎和商业运营为一体的大型复合型旅游景区。自2015年5月1日开城营业以来,年平均游客接待量达150万人次。由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妖猫传》,在襄阳盛世唐城景区的开篇首秀已落下帷幕;以襄阳盛世唐城景区为主拍摄场地的优秀影视作品《天盛长歌》《将夜》《九州缥缈录》等也已顺利播出。期间,更有《图兰朵》《木兰》《帝凰业》《将夜之光明之战》等大型影视剧先后在襄阳盛世唐城景区取景并完成拍摄。随后,还将会有更多的优秀剧组进驻襄阳盛世唐城景区。
采风团来到唐城
朱雀大街
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孙峰介绍唐城景区
唐城景区
入花萼相辉楼看《大唐飞歌》表演
朱雀门
唐城景区总经理杨祥华介绍唐城景区发展和对接汉十高铁的举措
襄阳东站
襄阳东站位于襄阳市东津区境内,建筑面积22000㎡,设9台20线,6个候车区,旅客流线上进下出。
襄阳东站站房造型以“一江两岸,汉水之城”为创意出发点,提炼、借用楚风建筑“深出檐、高筑台”的重要特征,以宽大的整体式屋檐勾勒轮廓线,形成挡风遮雨的空间并营造出高耸大气、恢弘完整的建筑形象,自然衬出“襄阳之门”的设计理念。
襄阳东津站模型
襄阳东站内景
襄阳东站总支书记韩建革介绍襄阳东站基本情况
11月19日/随州篇:
随州南站
随州南站位于湖北省随州市城南片区,建筑面积20000㎡,高架线侧平式站房,设2台6线,旅客流线上进下出。
站房造型将银杏叶片的优美形态抽象表达,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伞状单元体”,外部覆厚度仅为0.3毫米盖浅黄色半透明ETFE膜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单元,这种新型薄膜材料虽仅有A4纸厚,但张力却比同等厚度的钢板还要高,能抵抗温度变化,可自我清洁,耐腐蚀,科技含量极高;20个27*24米的“伞状单元体”形成宽敞明亮的主体候车空间;两侧以竖向窗格组成的横向体量向外延伸,形成售票与出站空间,高低错落的建筑形象恰似古树古村交辉相映。“山屏树伞下,农家小院忙”,构成一副清丽、淡雅、缓缓展开的自然田园画卷。
随州市文旅局副局长石正东介绍随州
随州南站副站长胡怀权向媒体记者介绍随州南站
随州南站前广场已经栽种了部分绿化树,正在进行最后的施工
媒体朋友们与银杏叶造型的随州南站合影
媒体记者们正乘车前往银杏谷景区,感受深秋银杏的烂漫金黄。在车上,随州导游为媒体记者介绍随州文化旅游。
中国千年银杏谷,是现今仅存的四个古银杏群落中最大的一个。它深藏群山之间,汇集成谷,五村一线贯穿,绵延数十里,有千岁以上的银杏308株,逾百年的17000多棵。银杏是属于随州的季节限定。从洛阳店出口下高速到银杏谷主景区,一路银杏夹道;十里银杏画廊之间,秋日风光旖旎醉人。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县厉山镇,距随州市城区西北18公里,316 国道、汉丹铁路、随岳高速公路、西宁铁路连接线穿境而过。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总占地面积约171.3公顷,投资约4.4亿元,为国家4A级风景区,主要包括“寻根谒祖朝圣区”“圣迹观光体验区”“农耕文化展览区”和“自然生态景观区”。2009年起,以炎黄子孙寻根谒祖为核心,以体验炎帝神农的农耕文化、医药文化、贸易文化、原始艺术文化为根本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活动在此举行,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湖北日报记者张恒伟参加完拜谒仪式后表示对始祖心生敬畏,并说年轻人更应多来拜谒始祖,不忘祖先不忘根,饮水当思源
媒体记者入经世堂互动传统文化
传统礼仪演示
媒体记者体验古人站姿、行礼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曾侯乙墓呈"卜"字形,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无墓道,南北向,墓坑南北长16.5米,东西宽21米,深13米,面积为220平方米。 此曾国与史书中的姬姓随国一国两名,始祖为赫赫有名的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括)。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 墓中随葬以九鼎八簋(guǐ,音轨)和编钟、编磐为主的礼乐器,遵守了周代诸侯的身份,九鼎八簋应为天子使用,诸侯应使用七鼎六簋,反映出先秦社会严格的礼乐制度在后期已经出现裂缝,以及人们对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十二律俱全的64件青铜双音编钟(不包括楚王所送镈钟)、玲珑剔透的尊盘和完整地书写二十八宿(xiù,音秀)名称的衣箱等,体现了先秦时期中国在艺术、技术、天文等方面的极高成就。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十堰晚报秦楚网记者肖锦表示,感觉随州自然风光美、人文底蕴深厚,汉十高铁开通后来随州也将更方便,之后想趁周末时间和朋友一起再到随州来旅游。
媒体记者参观曾侯乙墓
编审:许享红,陈晓林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徐斌 陈云 杨仪凡
编辑:黄芳芳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