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曾都发布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2662|回复: 0
收起左侧

[曾都新闻] 万千菇棚新模样 ——我市香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巡礼

[复制链接]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9-12-23 10: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论坛全媒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张坚
      初冬时节,走进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路边田野上连接成片的一排排温室大棚令记者目不暇接,白色的薄膜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进大棚,菇香扑鼻,暖气袭人,菇农们正熟练地采摘一朵朵肥硕的“菇宝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九口堰村香菇基地只不过是我市香菇基地的缩影。数据显示,全市有10多万户农民从事香菇种植,规模达2.2亿棒,户均年创收近5万元。

                工厂化制棒节本增效
      眼下,在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视野所至,田野里一座座香菇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这可是种植香菇最苦、最繁重、最伤身体的一个程序,现在用机器代替人了。”在该村长久菌业科研中心,负责人龚长久指着高温高压的制棒车间说,车间每天可制5万余棒,按生产袋料季节两个月的时间算,很轻松地制棒灭菌300万棒袋料,菇农只需要拉回袋料接种就行了。
      在制棒车间,正在用木柴兑换制好的菌棒的菇农谭桂很激动:“种香菇轻松了,我今年再增加5000袋的种植量,一个人也能对付得来。”
      工厂化制棒、农户分散种植的模式,近年来在我市各地农村迅速得到推广。“现在,由工厂提供成熟的菌棒,农户只负责管理出菇、采菇,根本没有技术风险。”在当地“菌种大王”秦大海的海斌菌种厂里,菌种栽培所有工序实现了半机械化,同样种植60吨香菇,传统模式需要1000人,工厂化种植仅需 30人。
      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许景闻介绍,传统的香菇种植方式,需要手工制棒,既消耗大量的林木资源,又不能统一标准,种植过程中香菇还可能产生杂菌感染,存活率不到70%,品质也得不到保证。
      以前,香菇制棒正因为工序繁多,且全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年轻人宁愿外出务工,香菇种植遭遇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在我市农村,操劳在菇棚内的菇农,多是五六十岁的“半白头”。
      粗放式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2012年开始,转型悄然进行,我市在全国率先大规模推广工厂化种植,广大菇农享受到了香菇产业转型发展的红利。

                基地化栽培提质增产
      “我们今天能种这么多香菇,收入也不错,还得感谢基地严贤涛理事长的指导和帮助。”正在菇棚里忙碌的洛阳镇九口堰村菇农们由衷地说道。
      为带动农民种植香菇,多年前,严贤涛就注册成立合作社,以示范基地推广栽培模式,为社员和周边农民提供技术、种苗、保鲜、储藏、烘干、销售等系列化服务。
      “合作社对社员是‘三包’政策。”严贤涛说,所谓“三包”,即包菌种、包技术、包产品回收。通过统一供种,不仅大大降低了社员的种植风险,还降低了种植成本;通过统一技术指导和种植管理,让即使没有种植经验的社员也能安枕无忧;通过产品回收,统一销售,在市场行情下跌的时候还能保证社员的利益。
      “刚开始我的菇棒并不出菇,急得没办法,我找到合作社。严理事长通过穿气打孔、温差刺激。现在,我的香菇长得又多又好!”基地社员王洪宝高兴地指着“菇宝宝”。据悉,只要菇农在生产和经营上有困难,合作社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前年春夏之际,市场上香菇行情下跌,一些社员种菇收入达不到预期目标,合作社依然按当年签订的合同价格全部回收,高于当时市场价0.4元每公斤,共回收香菇200吨,虽然合作社亏损20余万元,但社员利益得到保障。
      近年来,我市创新形式,着力提高香菇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推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引导零散菇农入社,帮助入社农户严格依“标”生产,突出专业合作组织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纽带作用,建立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模式,把分散的千家万户菇农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千变万化的国内外香菇大市场。
      像洛阳镇九口堰富民蘑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截至目前,我市已成立150多个香菇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建设了3万棒以上标准化香菇种植基地150多个,推行统一的生产管理模式,提升香菇种植整体水平。

                规模化种植富民增收
      在大洪山东麓的三里岗镇,良好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形成天然的养菇场。沿240国道三里岗段,处处可见香菇种植基地,家家门前都是香菇架。
      如今,我市已形成以三里岗为中心的随南地区,以殷店、草店为中心的随北地区,以广水吴店为中心的广水北部地区的香菇种植格局。
      目前,全市共有33个镇、场、办事处种植香菇,常年香菇栽培量2亿袋左右。今年每个村香菇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量都在20万袋以上。
      “目前,我不仅收回成本,还赚了几千块钱,预计这批香菇结束能赚6万多块钱。”洛阳镇九口堰富民蘑菇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王万芝高兴地说。王万芝丈夫中风,无钱医治。为给丈夫治病,在亲戚帮助下,她加入合作社种香菇。
      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许景闻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香菇每袋投入4元多,刨去成本每袋可赚10元左右。香菇种植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成为我市一些地区首要发展的富民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10多万户农民直接从事香菇种植,创造的香菇及相关产业在内的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47个重点贫困村利用香菇产业扶贫,50多家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扶贫,共辐射带动1.3万户贫困户、3.8万贫困人口发展香菇产业,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
      “一年种菇盖新房,两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存银行,再种香菇奔小康。”流传在菇农中间的这首打油诗,是我市香菇富民产业的真实写照。
    返回曾都发布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