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静心若雪 于 2020-7-1 15:26 编辑
作者:熊欣 王波 3月15日中午,随州市中心医院院长张振建接到一个通知,说有个指导组要到医院来看看,请做好配合。什么地方的指导组,对方没说。
说不说都没关系,张振建接待的指导组或巡视组,也不是一拨两拨。
大约下午一点钟,指导组一行4人就到了,张振建热情地迎上去,刚准备汇报,来人却直截了当地说,请准备几套防护服,我们要去重症医学科。张振建一惊,出于对领导们的安全考虑,他说领导您想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我可以跟您汇报。对方说,“我们不听汇报。如果你们害怕,可以不进去!”张振建暗自笑了:害怕?我有时一天不知道进去多少次呢?不过心里倒是挺佩服的,如此务实的指导组还真的少见。他和几个班子成员迅速换上防护服,带着指导组的同志一起进入重症医学科病房。
他们手里拿着不知从哪儿弄来的病人名单,与病床上的病人一一核对,姓名、年龄、确诊日期、入住时间……全部查完硬是花了两个小时,出来后他们交换了一下情况:准确无误。
一行人脱了防护服,医务人员赶紧过来对其消毒。打头的便问张振建一些问题,专业而具体,一听就是医疗方面的行家里手。这些可难不倒张振建,医院里多少病床、多少病人、几个重症、几个危重症、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方案治疗……他都一清二楚。透过口罩,来人的脸色缓和了下来,慢慢有了笑容。“您在医院做什么工作?”
“我是这个医院的院长。”张振建答。
“您是一个明白院长!”来人说。“这里的发热门诊是我见过最规范最标准的发热门诊。”他带着口罩的脸上遮掩不住一抹满意的笑容。这时陪同的省卫健委领导才表明他们的身份,原来是中央指导组来随州进行巡察的专家。在一下子变为轻松的气氛中,他们互加了微信。
送走他们后,张振建手机上收到一条信息:“你们辛苦了!别松劲,继续加油!”
一瞬间,张振建的眼睛模糊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鼓励,而是上级领导对他工作的认可,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他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那与病毒厮杀和与时间赛跑救死扶伤的55个日日夜夜,风起云涌般在他眼前弥漫开来……(张振建到龙门院区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生命之托 2020年1月19日晚上8点,随州市政府会议室,随州市第一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请各级领导放心,随州市中心医院一定不负众望,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张振建正在作表态发言。他的声音虽然略显沙哑却铿锵有力,给人一种信心和力量。 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克克郑重地点了点头,目光中充满了信赖和期待。“一定要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代表全市人民向在座的各位表示感谢!托付大家了!”克克市长站起身,恭敬地向与会者鞠下身去。 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不仅有全市各部办委局、县(市)区主要领导,还有随州疾控中心以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随州市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战斗就此拉开序幕。 人们丝毫没有怀疑,张振建做出如此承诺的理由和底气。 他是一名内科医生,58岁的他在医疗战线上已经摸爬滚打了36年,拥有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位。他并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早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就出任过随州市抗击非典医疗专家组组长,有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和能力,当时的随州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非典病人零死亡,可以说他功不可没。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信赖他,挑选他仍然担任本次疫情防控医疗专家组组长的原因。他自己也信心百倍,胸中豪气干云! 走出会议室大门,坐在回医院的车上,街灯被车窗切割快速滑过,张振建的思绪回到17年以前,抗击非典时的镜头一幕幕在他脑海里闪现,令他感慨万千。“对于一名从医者来说,一生能够经历两次这样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而且都是以医疗专家组组长的身份参战,这在随州乃至湖北可能是为数不多甚至是绝无仅有的。这无疑是一种挑战,也将再次面对残酷和死亡!”张振建有对新冠病毒未知的忐忑,也有为自己能在退休之前再次参加这样大的战役并且担此重任而感到激动和兴奋。 迈进中心医院会议室,已经快22点,医院的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的主任已接到紧急通知在此等候。张振建看着大家有的面带倦容,有的棉衣里面还穿着没来得及换下的睡衣,心里有种莫名的歉疚和感动:这么晚把他们从家里、被窝里拽出来,真难为他们了。 没有开场白,张振建直接传达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会议精神,介绍了当前的形势,预判了将要面对的战情,要求大家迅速启动和制定紧急疫情防控方案。然后斩钉截铁地说:“同志们,春节期间假我们是休不成了,所有人员都必须回到岗位上来,全力以赴打赢打好这一仗,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决不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
天气,依然一忽儿晴,一忽儿阴;时光,依然斗转星移。此时,随州城乡仍沉浸在过年的喜庆祥和中。街道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商超里人山人海、人流如织;酒店、KTV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尽管武汉离随州不足200公里,但人们对这种新的病毒还缺乏认识,还没引起应有的重视,一切仿佛还很遥远,却不知危险已一步一步逼近家门,一种生活的平静和平衡即将被打破。
中心医院文帝院区,按照昨天晚上的会议要求,已经开始了行动。口罩、防护服全部上身,门口设关设卡,进出测量体温、消毒,对发热病人隔离、排查等等;留观病房、隔离病房、诊疗病房挂牌设置;发热门诊、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EICU等科室人员集结到位。医院进入临战状态,提前采取的措施与2003年的非典模式几乎一模一样。
100张的隔离病床已经准备完毕,感染性疾病科里的结核及肝炎病人已全部搬走另行隔离,医院随时可对发热、咳嗽、确诊病人进行收治……张振建巡视了整个准备工作,基本放心满意,不禁轻轻舒了口气。
2020年1月22日,农历己亥年腊月二十八。浓浓的夜幕降下来了,发热门诊大楼却灯火通明。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若在平时,早已是一片安静,而今天已经晚上10点,候诊大厅前面却依然排着长队,等待检查。尽管发热门诊诊室从一个增加到三个,依然忙得喘不过气来。看样子,今天的筛查将会达到400人,而平时也就七八十人。
全市的疫情通告已经下发,市民已渐渐感觉到紧张的气氛和周遭环境的变化。
医院门口,不断有夜车的灯光横扫过来,也不断有人涌向这里,寒冷的夜风踩着院里的树枝吹打在排队人们的脸上、身上,此情此景,张振建的心情跟天气一样沉重,一种巨大的压力把他的心攫紧。
张振建没有想到,新冠病毒爆发如此之快、之烈、之猛,仅仅两天时间,腾出的100张感染科病床就已告罄。
1月25日,随州市全面封城,成为湖北省第十五个发布封城令的城市。
频繁、刺耳的救护车的声音从没有如此令张振建紧张。“必须迅速调集力量,调整方案!”直觉告诉他,这次疫情的扩散速度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他当机立断,迅速向市防控指挥部汇报并提出紧急启用龙门院区世康大楼和永康楼的方案,以收治重症病人和确诊病人。(随州市委书记陈瑞峰到市中心医院看望慰问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龙门院区为老院区,坐落在市区中心以前一个叫月光池的地方。100多年前一个叫李春华的英国传教士在这里开办诊所“福音堂”。现在,救治主战场摆在这里,希望“福音堂”能再次为随州人民带来福音。 启用老院区,必须先完成这里的设施布置和房间改造。但眼下,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最关键的是找不到人,没有搬运工、清扫工、炊事员、施工队…… 张振建试着给以前与医院有劳务关系的工头打电话,对方直言不讳:“张院长啊,不是我不做,我也要过年、我也怕感染啊!”是啊,你张振建可以不过年、医院可以不休息,可别人得过年得休息呀! 时间不能等,责任不能等,生命不能等!困难再大,大得过火神山、雷神山建设的困难?张振建带领班子成员,走进后勤人员中间,和他们一起搬设备、腾病房、支床架。由于采取了防护措施,开始人们没有认出他来,后来听到他的声音,才知道临近退休的他亲自上阵。张振建的亲力亲为无声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带动了众多的干部、医生俯下身去,参与到“非本职”工作中来。一些拿惯了手术刀、听诊器和鼠标的手,开始当起了搬运工、清扫工、砌匠和木匠。他自己也不是什么院长和专家组长了,而是一个地道的志愿者、勤杂工。 他“独断”地颁布了一项“命令”:“无论有无编制,无论职称高低,无论门卫清洁工,抗疫期间的补助以我为标准,一视同仁!”这一号令,令很多勤杂人员感动的掉下泪来。 他认为,这不是补贴不补贴的问题,而是让所有的工作人员把不把自己当主人翁的问题,在关键时候要站得出来、豁得出去。这在当时关于补助“红头文件”还没出来时,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 经后勤保障部门整合各方力量,龙门院区“战地医院”迅速改造完成,建成了一个个隔离病区。 勤杂工、施工队尚在“后方”,而前方更加吃紧。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经受着从未有过的考验,紧张、恐慌、焦虑、失措……她们,被各种各样的情绪和状态缠绕着。 重症病人刚入院时,从没面对这种病情的她们有点手脚无措,不敢靠近、接触病人,有两个年轻护士甚至一动念离开了岗位,回到了家中。张振建开始是发火、着急,继而是痛心、自责。恐惧心理的造成,跟网上一些消极恐怖言论和视频有很大关系,跟战前讲解、培训也有很大关系。医生护士也是人,有家庭有亲人,从接触到了解总有一个过程。此前网络上曾披露一家医院有50多人请辞离岗,说明这样的现象不是个别,也不是这个医院独有,它有一定的普遍性。 当护理部负责人向他汇报此事时,他沉思了片刻,稳了稳自己的情绪。“先派人加班顶上吧,我相信她们一定会很快回来的!”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他相信自己的职工,也相信90后、00后的年轻人在关键时刻的觉醒和担当。 第二天,两个擅自离去的护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到了医院。张振建看着她们悔恨的神情,虽语气严厉内心却五味杂陈。她们还未经世事,比自己的女儿还小,面对今天严峻的战场,有这种反应也属正常,但你不能不辞而别呀!如果是在战场上,这是什么行为?会引发什么后果?他自己也在自责,忽视了对青年员工思想工作的教育。接下来,他的话柔和了很多:“我们是搞医疗救治的,是病人的依赖和希望。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被吓倒了,后退了,病人怎么办?病毒当前,医院就是战场,我们都是战士,救死扶伤就是使命!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它的决心和勇气,只要做好自身防护,做到知己知彼,就能百战不殆!” 她们的父母也不断地批评着两个孩子,请求原谅她们的年轻,给她们一次机会。 他也是一个父亲,是一个姥爷,看到两个孩子愧疚地低下了头,张振建决定留下她们:“关于这次事件,既要深刻反省,又要轻装向前。希望你们在这次事件中得到成长!”所谓“医者仁心”,医生在救治病人的时候,不仅仅挽救的是身体和生命,有时对人生和灵魂的救赎更为重要,尤其是他作为一个医院的院长和党委书记。 1月26日,随州市中心医院视频誓师大会召开:“同志们,2003年的非典,我们不怕;今天的新冠肺炎,有我们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逆行向前,无畏坚守,一样可以战胜它!”随着会议的进行,一个个悲壮感人的场面催人泪下。“我是党员,我先上!”医院400多名共产党员站了出来;“我是感染科主任,救治患者责无旁贷!”,他们的团队集体宣誓;“我是护士长,抗击疫情不能没有我!”;众多医务工作者不分专业、不论年龄、不论性别,誓言铮铮:“我自愿报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若有战,召必回!”张振建眼睛湿润了,情不自禁地擦了擦眼睛。 一天时间,45个临床科室、1400多名医护人员向院党委递交了前往一线的请战书。 人心稳定了,医护战士上前了,后勤人员上岗了,甚至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同志也请求回来参战。在任何战场上,只有有了队伍,才能有决胜的保证。 随着检测机制程序的健全,越来越多的疑似患者、确诊患者逐渐浮出水面,确诊病人的迅猛增加,使每建一个隔离病区,就迅速被增长的病人住满。开始时张振建采取从各个科室抽调人员的方式组建,可越到后来,越是吃紧,重新组建根本来不及。张振建思虑再三,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以科室整体转制的方式,建制成病区。“就这么干!”张振键一拳砸在桌上。随后,医院以两天建一个病区的速度,最顶峰达到18个隔离病区,床位增加到1068张,为患者救治赢得了时间和生命。 大疫当前,人类的命运成为一个共同体。只有从源头上阻断,才能杜绝被感染。发热病人在等待检测结果的过程中必须单人单间隔离,否则就会交叉感染! 虽然他是医疗专家组组长,却没有调配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权利。他曾试图用自己的“面子”,借些酒店来用,但对方一听说要用于留观隔离,便婉言拒绝。 他向市长求援:“我们需要酒店隔离留观发热患者。”在克克市长协调下,联合相关部门,征用了艳阳天、城市快捷两个酒店,共217个房间作为隔离留观点。 病人隔离了,与病人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怎么办?也必须“单人单间”进行隔离,而且,不能回家(居住)! “必须这样吗?”有人问。 “必须这样!”张振建不容置疑。 随之,所有的医护人员们分别住进了凤凰酒店、兰林阁等七个酒店。 (随州市委书记陈瑞峰到市中心医院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随州市中心医院是随州唯一的一家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全市新冠肺炎抗疫救治的主阵地,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全市占比达40%,全市182例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都在这里集中救治。 早上5点钟起床,先通过网络查看疫情速报,全面了解抗疫情况和最新进展,然后深入一个个病区,了解、查看重症及危重病人情况,这是张振建每天必修课。 “要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一定会好起来的!”每到一处,总是给患者以鼓励。 “也许这是给病人的一个心理治疗或安慰吧!”张振建认为,医生的一句话,专家的一个意见,都是在给患者一个信心,“除了治疗,信心也是免疫力,尤其是在这种时候。”他和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一起讨论患者病情,一人一策,精心制定治疗方案。 忙完这一切,指挥部和疫情研判的专家组会议也快开始了,张振建聆听全市疫情检测和诊治情况汇报,不时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样的人群、一种病毒,怎么会有湖北省和湖北以外省份两个不同的诊疗标准呢?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在一次专家组讨论会议上,张振建针对国家卫健委下发的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阐述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从专业角度,根据随州实情草拟出居民和医生居家指南和防控等几十项方案,交专家组讨论形成通告或文件下发。 随州是一个258万人的城市,离武汉170公里,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单日新增确诊病例183例,位居全省第四。而他最不愿意看到和发生的事偏偏发生了:市中心医院有4名医护人员被感染了。各方面的质询,感染家属及亲属的干预,有时半夜三更一通来电将刚入睡的他叫醒,随后彻夜难眠。他一次次身心俱疲、心力交瘁,却没有办法,他回避不了,必须面对。 2020年1月30日, 71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与病毒搏斗了15个日日夜夜之后,带着痛苦走了,这是首例死亡病例。 医护人员感染了,危重症患者死亡了!他感到惭愧、内疚。谁能知道身为一个院长、医疗专家,面对病毒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无助其身心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张振建啊张振建,你对市委市政府的保证呢?你对全市人民的承诺呢? 可他不能退却,也不能沮丧。他可以找到100个理由为自己当初的承诺开脱,但没有一个理由让他放弃对下一个生命的挽救和希望。他站起身,活动活动筋骨,晨曦透进了窗户,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 体现生命至上,用健康还原生命的尊严,这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职责!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炎帝神农当年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发明了医药。随州市中心医院一直将“传承神农医道,仁爱奉献为本”作为医院的院训。在治疗过程中,医院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案,中药使用率达到100%,此举较为有效地扼制了“轻症”向“重症”的转变。 39岁的小旭, 1月21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入院后,咳嗽加重、胸闷、呼吸困难,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等危重症临床症状。 1月25日凌晨4点,EICU室,一个生命正在被救治: 给予辅助呼吸! 抗病毒治疗! 中药对症支持治疗! 强化患者脏器功能保护! 加强营养支持以及院感防控! 一系列的精准治疗。5天后,小旭的病情逐步趋于稳定,鼻导管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可达99%。2月16日,小旭病愈出院,成为我市第一例康复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我的父亲需要透析,交通阻隔,医院全部在抢救新冠肺炎,我们怎么办?怎么办?”电话里的声音十分焦虑。 张振建连夜进行部署安排,并发出指令:市内的患者直接送到对应科室,被交通管制的地方派出救护车与病人家属对接。 从这类特殊群体张振建想到另两类群体:精神病患和孕产妇。“我们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同时,绝不能顾此失彼,忽视了其他群体被感染和救治的问题!”一个从府河镇转来的感染孕妇被紧急收治,成功剖腹产下一健康男婴。 “全院收治的559名特殊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张振建对此感到十分的欣慰。 (省委书记应勇在市委书记陈瑞峰、市中心医院院长张振建的陪同下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及检查医院疫情防控诊疗工作) 生命承诺 3月16日,省委书记应勇在市委书记陈瑞峰的陪同下来慰问江西援鄂医疗队及随州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慰问完毕,应书记问张振建:“有什么困难吗?”
张振建大声回答:“请首长放心,没有困难!” 应书记笑了:“没有困难是假的!”突然话锋一转,“随州新冠住院病人清零,大约需要多久?” 张振建沉吟片刻,语气肯定地说:“十天!” “十天?”应书记眼睛里有怀疑,也有期冀。 “十天!”这次张振建回答的更加干脆,肯定。 应书记看了看他,意味深长:“为什么这么肯定?这么有底气?” 张振建胸有成竹:“一是随州大环境的明朗和坚强后盾。在这场总体战中,市委、市政府决策英明,总指挥长陈书记统领全局,运筹帷幄,调度有方,无论物质、人员、措施及对医护人员的关心,给了我们保障和精神力量,目前全市已成功控制了疫情蔓延,全市已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无轻症转重症,使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张振建侃侃而谈。“二是我对病人的了解,现有的9名住院患者,每天的治疗情况和身体状况我都清楚;三是我对我们医疗团队和诊疗方案放心,大多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当然,我是一个内科医生,而且是这次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对整体情况和我自己更有自信!” “好!十天之后,听你们的好消息!”应勇书记很是高兴,对张振建和陈瑞峰书记说。 几天后,张振建遇到市委书记陈瑞峰,陈书记问他:“振建院长,是不是压力很大呀?”张振建知道他是指什么。“陈书记请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省委和市委的期望!但有件事,我要向您检讨!” “嗯?”陈书记转过头,眼睛里有着一丝惊讶,用疑问的目光看着他。张振建说:“指挥部开第一次会的时候,我曾承诺,医务人员零感染,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但现在我院有4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全市有45名新冠危重症病人病亡。请书记批评!” “这个我已经知道。感染医务人员的病情现在怎么样?有重症吗?”陈书记关心地问。 “因为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已全部治愈。”张振建接着说。“开始时认识不足,以为有成功抗击非典的经验,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实现了感染新冠肺炎医务人员零重症、零死亡。” 陈书记见他一脸坦诚,宽慰他说:“整体来说,随州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积极效果,经受住了疫情大考,这里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能够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防控提供借鉴,很有必要。目前疫情还没结束,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疫情反弹,希望医院和专家组继续努力!”陈书记的话让张振建心里暖烘烘的。 2020年3月25日,随州市最后两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张振建兑现了十天之内住院病人“清零”的承诺。
(本文作者采访主人公张振建) 风声鹤唳、万物萧疏的情景在渐渐淡出,而春天的迹象在渐渐入住,丝丝暖流正如全国人民、社会各界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援手,在张振建心中掀起波澜。 疫情之初,物资紧缺。没有防护,医护人员犹如是在战场上“裸冲”,在中心医院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后,一笔笔爱心捐款、一车车救援物资向医院涌来。 “如果没有社会各界对医院的支持,我们医院挺不过去!”张振建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感激。 江西的一个与随州素无交往的村子,集体捐款3万多元,托人带给了中心医院。 卓尔集团捐赠了800万元的物资,200万元的现金,并邀请54名医护人员驰援随州,抗疫28天。 志愿者万小文,在读细胞生物学博士研究生,两个月时间配合医院完成6000多份的核酸检测。 江西省援随医疗队的75名医护人员,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54名医护人员,与随州人民同生死、共患难,谱写了一曲“与子同裳,岂曰无衣”的壮丽凯歌。 在欢送援随医疗队凯旋仪式上,张振建几度哽咽:“感谢你们以命相搏,与我们共同坚守,你们是最美逆行者,是随州的恩人!大恩大德,我们随州市中心医院全体干部职工永远铭记!”张振建深深地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在随州,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随侯出行,遇见一条大蛇被打成两截,见其可怜,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一年以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随侯之珠的历史典故便因此而来。巧合的是,灵蛇被救的地方叫断蛇丘,正是文帝院区所在地;灵蛇衔珠相报的地方叫月光池,正是龙门院区――这次救治的主战场所在地,而关于救治与感恩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这里上演着。
不是尾声的尾声 新华社武汉3月26日电:记者26日从随州市中心医院了解到,经过积极救治,医院最后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治愈出院。至此,湖北随州1307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这也标志着随州本地新冠肺炎在院确诊患者实现“清零”。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欢呼。抗疫战场上所有的浓墨重彩将化为日后的云淡风轻渐渐消散,而一些令人难忘的镜头和瞬间将会牢牢定格在人们心中。张振建有感动,有惋惜,有欣慰,有遗憾,有自豪,也有满足。“清零”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负重前行、以命相搏。中心医院在这场尚未结束的战斗中,投入到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1104人,其中有46对夫妻同在战场,有13家两代人战斗在抗疫最前沿,有5名医护人员在家人去世的时候,只能面对家的方向磕头尽孝......接下来的战役还没有清晰的边界和确定的空间,他还将继续坚守下去,战斗下去,直至疫情全部被消灭。
他收拾起所有的思绪,关闭电脑,走出办公室,外面的天气很好,阳光照在他越来越显白的头发上,闪着丝丝银光。他现在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赶紧“回去”,兑现他对家人“安全回家”的承诺,这个承诺也将如花一样开在已经来临的春天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