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0-11-16 16:18 编辑
愿得此身长爱国 随州一中高一(13)班 姜俊雅 指导老师:何金凤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时至今日,陆游这句诗中蕴藏的浓烈厚重的爱国之情,仍能狠狠地敲打我们的心。也许一个人的生命会褪色,但他的那份爱国情必定一直鲜活着,必定会触动他身后的千千万万人。 什么是爱国? 爱国,是苏武十五年的宿风饮露,是昭君出塞时的铮铮琵琶,是学子在天安门前的声声呐喊。 爱国,需要我们有一颗赤诚的报国心。 从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到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再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我们可以看到一颗颗鲜活而赤忱的爱国、报国心,即使他们已逝去千百年,但他们那炽热的情感仍流淌着。 一颗赤忱的报国心意味着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最先考虑的是我们的祖国。 爱国,需要我们看淡世俗名利。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才缺乏,科技落后。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等人却在此时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国的征程。这一路上,他们面临的最多是来自强国的名利诱惑。试想若他们没有放下对名利的追求,那么中国还能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吗?还能成为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 爱国,需要我们放下对名利的追求,在光怪陆离的名利场中坚守自己的爱国志。 爱国,需要我们勇于担责。 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大概终究需要某些人在某些时刻毅然决然站出来,站在某个位置,就站在那里!一步不退,一动不动。 当疫情将全球裹挟进恐慌的洪流,当中国封了一座叫武汉的城,无数的中国的医护人员站了出来,用他们的身躯为我们筑起一座钢铁长城,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点燃起一盏生命的风灯。 他们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担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支撑着他们这么做的,是他们的爱国情。 曾有作家说过:“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山。”这座山,叫责任,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真正的直面这座山,而能够担起这座山的人一定怀有满心的爱国情。只因一个人若担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便是爱国。 爱国,需要我们有一颗爱国心,以淡泊为矛,以责任为盾,刺破这世间的虚伪与阻碍,像个战士一样,守卫我们的国家。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愿吾辈能永怀爱国之心,为爱国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