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 《湖北日报》 聚焦随州工业 坚持绿色低碳路径 赋能科技创新动力 打造链群协同模式
创新引领 技改提能 链群协同 随州工业追“新”逐“绿”
11月10日,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明确推动高端化升级、数智化赋能、绿色化转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 如何抢抓战略机遇、打造产业新高地? 当前,随州工业正坚持绿色低碳路径,赋能科技创新动力,打造链群协同模式。
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区内,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期生产和二期建设同步推进。
创新引领—— “小巨人”1.5亿元购买科研成果 12月11日,位于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区的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建设齐头并进。 “预计今年产销同比上升10%以上。”犇星新材料公司董事长戴百雄认为,企业效益再创新高,是多年来重视科技创新带来的必然结果。 犇星新材料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专注于新能源锂电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2021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精细化工细分领域,该企业多项产品突破制约发展的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22年11月,随州市政府与武汉科技大学举行市校合作签约仪式,武汉科技大学相关科研项目负责人与随州6家企业签订横向合作项目。其中,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1.5亿元技术转让费,与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多孔硅项目技术合作。
如此大手笔让不少人提出疑问:科研成果“纸变钱”,企业为何愿意花费亿元买单? 该公司董事长戴百雄介绍,多孔硅应用于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可显著提升锂电池容量,而多孔硅作为改善锂电池容量的关键材料,具有极高的技术难度和巨大的市场前景。 “双向奔赴”的另一边,是深耕锂电池负极材料10余年的武汉科技大学研发团队。 该团队在锂电池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等领域拥有30余项专利,开发了多孔硅负极材料,掌握多孔硅形貌调控、体积膨胀和高效碳复合等核心技术。此次技术转让成果,或使该公司新能源储能材料5年内达到200亿元以上产值。 今年,从科技成果的“金种子”起步,犇星新材料公司逐步搭建起科研平台,整合前沿技术资源,再次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11月,该公司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环境友好型塑料改性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重点面向高效绿色、性价比优良的塑料热稳定剂和生物降解材料等产业应用需求,针对产业“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突破,可带动整个产业的产品提档升级。
编审:史磊蕾、熊 刚 编辑:钟克波、郭海洲 来源: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