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846|回复: 0
收起左侧

李店镇雷楼村—— 蹚出乡村振兴“蛭”富路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f4ede0eb00a1e8f503aed37738ec081a_img_224_1012_459_259.png   雷楼村水蛭养殖基地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程淇 通讯员 高晓涵 袁梦妮
      6月27日,走进广水市李店镇雷楼村水蛭养殖基地,47座大棚整齐矗立,两台增氧机不停运转,池边长满碧绿的水草,这里就是水蛭们的“饮用”水源。
      要想水蛭养得好,还得水质好。“每座大棚外都装上了水管,连接外面的池塘,确保供应流动水源。”雷楼村党支部书记黄雄介绍。
      西装换农装
      “蚂蟥王”一战成名
      水蛭又名水蚂蟥,具有破血、消肿解毒等医用疗效。这个外表看起来有点可怕的水生生物,在短短两年间,为雷楼村铺出“蛭”富路。
      雷楼村曾是李店镇的“软弱涣散村”,因无产业可发展,村集体常年负债,年轻人也纷纷“逃离”家乡,选择外出务工。
      近年来,广水市以乡土乡情乡愁为纽带,大力开展“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深入挖掘乡贤能人资源,共话乡村振兴。
      黄雄是土生土长的雷楼村人,他在外打拼10余年,做过销售员、采购员,干过部门经理,经营酒楼当过老板。2014年,黄雄响应号召返乡发展,先后从事过生猪养殖,红心火龙果、蔬菜种植等,2021年当选该村党支部书记。
      “干点不一样的。”黄雄想,雷楼村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适宜水产品养殖,他便前往广东、江苏考察学习,计划投资水蛭养殖。
      2021年9月,雷楼村成立乡村合作公司——广水市鸿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黄雄担任董事长,公司集体决策发展水蛭养殖。
      产业发展,资金先行。李店镇整合产业发展资金约30万元,黄雄先后拉动3人入股。2022年4月,雷楼村合作公司投资60万元,新建大棚7座、水蛭养殖池28个。“除去人工、饲料等费用,当年净收入16.4万元。”黄雄介绍。
      2022年,雷楼村村集体收入达30多万元,村集体一举从负债转盈余,“蚂蟥王”黄雄一战成名。
      技术加持
      水蛭养殖精细化
      2023年3月,在黄雄的号召下,在外务工的退伍军人黄东东返乡,一门心思投入到水蛭养殖中。
      同年6月,黄雄带领团队前往荆门市考察养殖方法,与技术人员付甘露相识。“付师傅经验丰富,当时我们就想把他‘挖’过来。”黄雄笑道。
      心里有了主意,黄雄便开始行动。2023年10月,黄雄邀请付甘露前来雷楼村养殖基地参观指导,年底就与其签订技术指导协议。
      今年3月,付甘露如约来到雷楼村,第一件事就是指导改建水池。之前养殖棚里都是五六十平方米的大池,但水蛭爱“趴边”长,中间部分浪费了。经改建,小池子一个只占地4.8平方米,一个棚里安放约50个,极大提高了利用率。
      种苗安置也有新招。“以往种苗放在水池里,我们提前把土泡软,但到水蛭产茧时,土壤会析出大量积水,又要把水抽干,程序繁琐。”黄东东回忆,今年,基地采用“网箱”孵化,网眼细密,透气透水,再通过喷洒式浇水,控制产床温度。
      大棚外覆盖的薄膜也由塑料膜换为黑白膜。“太阳直射,水蛭易生病,黑白膜隔热又遮光,小东西们的成活率也越来越高了。”黄雄感叹。
      抱团聚力
      带领乡亲奔富路
      “镇上去年成立了乡村合作公司联盟,由广水市鸿满运营公司带领镇内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10家乡村合作公司合力发展。”李店镇党委书记张书广介绍,“镇上将各家公司的产业发展衔接资金汇聚到雷楼村合作公司,年底再按比例分红。”
      今年清明节前后,黄雄前往上海、湖南购买了2300余斤种苗,5月初,种苗在“网箱”里相继产茧。工作人员把挖出来的茧放在合作公司室内临时搭建的池子里“乘凉”。
      20天左右,蚂蚁大小的幼虫相继出茧,6月中下旬满月。“今年产茧300余斤,共产幼虫约400万尾。”黄雄介绍,预计今年收获鲜品4万斤,产值达600万元。
      现在正值幼苗生长期,每周都要从外地购入约5000斤田螺,给幼苗“添饭”。
      “等到年底气温低,水蛭不吃食、不长个了,就卖掉。”黄东东介绍,届时,工作人员会用铁丝把成年蛭串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成水蛭干,卖给收购商。
      产业发展兴旺,乡亲们也有了新的收入来源。脱贫户宋述丽在基地负责除草、投食等工作,每月收入3000元。40多岁的低保户方传文负责基建、挖水沟、搭池子等,“我每月有3500多元,还好有这份工作,能让我养活一大家子。”方传文说。基地建设以来,共帮助6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2023年,雷楼村合作公司收入65万元,10家参与联盟的乡村合作公司分红20万元。“我们还打算建田螺养殖场,把饲料问题解决在‘家门口’,实行公司包技术、销售,农户搞养殖的模式,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赚。”眺望远方,黄雄胸有成竹。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