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8504|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内新闻] 固原“村BA”,了解美丽新宁夏的一个“窗口”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4-7-8 14: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过去,宁夏固原出名,因为“苦甲天下”。今日,该用哪种方式认识固原、了解宁夏?7月4至9日,固原市用一场陕甘宁蒙革命老区农民篮球邀请赛暨固原市和美乡村农民篮球大赛(村BA)市级决赛的方式打开自己。
    % q  O( E' f* W: |- p. y. ~2 G) ?
    微信图片编辑_20240708145158.jpg
    固原市和美乡村农民篮球大赛(村BA)市级比赛现场。
      对篮球的喜爱,刻在了骨子里
    ; Y- o  |& h1 ]& R3 V  去年,因为篮球,固原市在全国名噪一时。/ B8 R( |9 u: T* L/ B+ Q1 u, i
      在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宁夏赛区选拔赛中,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代表获得冠军,代表宁夏参加西北赛区比赛。在西北赛区比赛中,三营镇队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打入全国总决赛,并且最终斩获全国“村BA”总决赛季军。/ U3 K* ]$ j# Z1 b
      固原人民从骨子里喜爱篮球是这个曾经最贫困地区登上全国领奖台的原因之一。
    " z+ w- b/ J3 [, l  篮球运动在固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年农闲时节,固原市各乡镇自发举办篮球赛,场场比赛吸引众多村民围观。以三营镇为例,三营镇的篮球文化至今已有90多年,健身设施在13个村全覆盖,各村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达70%以上。每逢集市,三营镇都会举办篮球赛,几乎场场爆满。在三营镇各学校,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们得以掌握篮球运动的各项基本动作。如今,固原已形成了“村村有球队,月月有活动”的浓厚篮球运动氛围,农民自己出钱出力举办篮球比赛、筹钱建设篮球场、组团参赛的事已不是新闻,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在篮球场上“露两手”。
    ' S# w% s/ V+ d& _, c9 [) ]  7月4日,陕甘宁蒙革命老区农民篮球邀请赛暨固原市和美乡村农民篮球大赛(村BA)市级决赛在原州区中河农民健身运动场开打。# u) }6 T  i. w5 B& J
      “篮球打几天,我就打车看几天。”张易镇距离中河乡近30公里,30多岁的固原市张易镇村民张明清早打车来到现场观看比赛。张明说,从小看父辈打篮球,长大后自己打,现在儿子也喜欢。, k6 F0 }4 f5 S; t* A5 w9 H' m
    微信图片编辑_20240708145211.jpg
    固原村BA篮球赛现场。
      固原与篮球,一种精神契合* }6 P) ~. n( y$ L1 m% B2 D
      固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开放包容的丝路文化、薪火相传的红色文化,孕育出独特的人文环境,形成固原人吃苦耐劳、诚实淳朴、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
    ( g1 O6 [, F+ s- S5 C  篮球运动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篮球运动强调团队合作,更需要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下去。
    3 J4 v. H* E' @  六盘儿女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呵护六盘山这座高原绿岛。“纯手工”打造的整地林带可绕地球赤道三圈半,“靠苦力”建设的旱作梯田被誉为最美大地“指纹”,孕育出“为绿而生、向绿而行”的“三苦”精神,在宁夏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5 |* y3 B( \& c8 l
      固原精神特质某种程度上和篮球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相契合。
    ! y& v/ M* V; E$ p. l& l  生活富裕了,全民篮球的“底色”0 {8 O- S  T5 A; k  Z2 B
      虽然已经60岁了,但农民王德林对篮球的热情丝毫不减。早晨给羊喂了一把饲料就从家里赶来看比赛。
    7 F& }8 l3 k& j+ s" ~  “生活富裕了,手里的农活可以稍微停一下,但篮球不能不看。”王德林这么做是有底气的。种地又搞养殖,近年来,富裕起来的王德林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 Z$ W+ n$ Z! t+ N$ e1 K) X/ M  固原市举全市之力攻坚拔寨,5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全部摘帽,39.4万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彻底撕掉了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的历史标签,书写了中国摆脱贫困的固原生动实践。
    " I7 @, U! [) T! k" }0 ]  随着实施乡村振兴“六大提升行动”的深入,2023年,固原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5%,位居全区五市之首,实现了“两个高于”目标。$ N+ |7 g% G  u/ Q& {" r# V% D. j, `
      近年来,固原市深入实施“三个计划”、发展“五特五新五优”产业,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较2012年分别增长2.66倍、2.23倍、3.1倍。: x- D+ o, X9 V5 k# E* I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民篮球的“纯色”
      O2 G( _6 k1 W5 [6 H' |  握手、拥抱、问好……" |3 D6 q* e2 I$ D$ U5 A
      赛场上,运动员打得热火朝天。赛场外,却成了好久未见的老朋友、好朋友的大型见面会。在这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 ~4 I! v' ~5 N! f  q) M/ f1 a  近年来,固原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团结引领各族群众集中心思和精力谋发展、兴产业、促共富。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的冷凉蔬菜远销广州、重庆等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菜篮子”,蹚出了致富新路子。西吉县龙王坝村依托村落、林地、梯田景观、窑洞等构成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建设了闽宁小吃一条街、闽宁福清乡村民宿群落、闽宁窑洞民宿等,走出了“农村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的乡村发展新业态,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模式。
    ) A; Y7 H$ R% Z4 L
    668a7085e4b02a8317137e73.jpg
    固原市冷凉蔬菜产业。
      一组组数字,映衬固原市农文旅的发展“成色”$ i6 K  u0 W5 O$ }' ^  A; M
      76:46、49:35、64:48……这些是本次邀请赛的比分。说起数字,在固原市还有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
    : F/ d4 V5 A) y0 j/ |1 M  ]  “四色”固原。红色文化薪火相传。毛主席在胜利之山六盘山写下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传承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会师之地将台堡作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重要指示,赓续着红色血脉的新时代内涵。绿色文化清新靓丽。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空气优良天数等多项指标稳居宁夏前列,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古色文化延绵千载。姚河塬遗址实证了3000年前西周王朝对西部疆域的统治,战国秦长城、古萧关见证着秦皇汉武巡边察疆的边塞雄浑,须弥山石窟、波斯鎏金银壶等文物遗产印证着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杨氏泥塑、魏氏砖雕等非遗传承至今,映衬着这座城市的悠悠历史、绵绵文化。特色文化得天独厚。固原特有的“红色、绿色、古色”文化交融互鉴,形成了推动农文旅融合的特色禀赋,既有占宁夏旅游“半壁江山”的特色文旅业态,也有“千年农耕文化传承”和“优质生态资源赋能”形成的特色产业体系,更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的特色农副产品、文创优品。5 d& c2 u! g0 d/ h: Y- c0 S
      18摄氏度的夏天。固原地处北纬35摄氏度至36摄氏度“黄金人居带”,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23万个,绝佳的纬度、温度、风速度、负氧离子浓度和水质洁净度,使固原成为高性价比的“天然大空调”“绿色大氧吧”。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400多种野生中药材,黄芪、党参、秦艽等道地中药材“固十味”品质上乘、备受青睐。因时因势打造A级景区20家、国家级康养试点基地2个,创建国家和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7个,发展特色精品民宿34家,“天高云淡六盘山”的旅游品牌享誉全国。
    2 d! D) B1 b. b) W$ t4 P) S' `+ A) Q  固原“村BA”赛事正如一面镜子,折射出美丽乡村人的幸福生活,同时展现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景色。
    # r5 E# C- C2 s  F8 l2 {0 _& L
    3 a8 M8 t7 P& h* ~9 o" P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