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在线投稿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48221|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州历史沿革与丰富文化

[复制链接]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3-23 14:17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5-3-10 14: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是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下是随州历史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沿革
    1. 远古时期:随州之“随”,其名最早源于远古的“随氏族”。随氏族日渐发展壮大,其中一支族随为帝向北扩张。虞夏至商初,随人在中原建立“犀”方国。
    2. 商周时期:从商代中期至战国末期,随州境内先后有“厉”、“随”、“唐”三个诸侯国建置都邑。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姬姓四十人,其中“随”、“唐”封建随境。随国即为姬姓40国之一。公元前328年前后,楚灭随,设随县。
    3. 秦汉时期:秦朝时,全面实行郡县制,随县隶属于南阳郡。从秦到西汉、东汉,随县的建制一直存在。
    4. 魏晋南北朝: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28年),武帝司马炎封司马迈为随郡王,设随郡。东晋时仍置随郡,隶属于荆州。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随郡升为随州,辖郡、县。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阐晋封左大丞相杨坚为随国公,建随国,领20郡。
    5.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以自己曾受封于随,因以国号,又忌讳“随”字带“之”旁,便去“之”为“隋”。同年,随州改为隋州,隶属于汉东郡。唐朝时,汉东郡改为随州。
    6. 宋元时期:宋代时,随州属京西南路(襄阳府)。宋末,随州成为宋、金拉锯战的战场,战乱频繁,著名的佛教道场洪山寺迁往武昌。元代,随州属湖北道宣慰司,后改隶鄂州行省德安府。
    7. 明清时期:明清时的随州,有时为直隶州,有属县;更多的时候为散州,没有属县。
    8. 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随州改为随县。
    9. 新中国成立后
    o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州境内设置了随县、洪山县、应山县,隶属于湖北省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
    o 1955年,洪山县并入随县,隶属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
    o 1979年,设随州市(县级),县、市分设。
    o 1983年,随县并入随州市。
    o 1994年,省政府将随州市改为省直管市。
    o 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辖曾都区,代管广水市。
    o 2009年,在曾都区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
    二、历史文化
    随州拥有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随州还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同时也是闻名于世的编钟的出土地。随州的历史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炎帝神农文化:随州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拥有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是传承和弘扬炎帝神农文化的重要场所。
    2. 编钟文化1978年春,在随州市城西两千米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椁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的出土,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辉煌成就。
    3. 革命文化:随州在革命战争时期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在随州这块红色土地上,创建了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并进行了许多重大战役。随州人民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作出了卓越贡献。
          PS: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级市。未来,随州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返回在线投稿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