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州日报讯 特约记者余运来报道:一排排“庸派”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公路环绕山间,一畦畦茶园绿意葱茏。3月14日,雨过天晴,走进承秦启楚咽喉的十堰市竹山县擂鼓镇,只见轻纱般的薄雾缭绕山间,渐次弥漫开去,清新的空气宛如天然氧吧。
. m+ K# u0 {/ P7 w! a4 I- ? 驱车继续前行,来到与竹溪县一河之隔的擂鼓镇枣园村,依势而建的民居整齐划一,坡屋顶、马头墙、粉白墙……静谧之中略显秦巴文化的古朴典雅。: I! T" V# C, @9 R" Q, ]6 i
“快点到广场上来,你娘家的客人来了!”枣园村党支部书记龚国龙拨通村民加殿存的电话,语气中带着一丝急促。! O$ E' c% x% n- `
“她是随州人,来到我们村后,被大家一致推选为最美文化传播人,被竹山县妇联评为最美侄媳,我们正在将他们一家申报为竹山县平安家庭。”聊起加殿存,龚国龙赞不绝口。4 \$ ]' y1 [4 g6 |8 n7 w
“我没有龚书记说的那么优秀!”一路小跑过来的加殿存放缓脚步,接过话茬。见到远道而来的随州老乡,加殿存脸上笑开了花,激动地语无伦次。
/ l7 @/ e- q9 | 2012年,加殿存从铁树集团退休后,结识了竹山职教集团退休教师龚太根,俩人喜结连理。龚太根把家从竹山搬至随州左岸星城新家里。虽人在随州,但每隔段时间,龚太根都要回竹山一趟,往返一千多里。
$ U; k9 T! \: p7 q2 l' Y “起初,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2013年,他突然接到竹山这边打的电话,说他的叔叔因脑梗塞而偏瘫。”加殿存告诉记者,叔叔龚国房无儿无女,是村里的五保户。他们接到电话后,简单收拾了一些衣物,就直奔竹山,回到枣园村,看到空荡的土坯房里,龚国房卧床不起,她和丈夫把叔叔抬到车上,送往山外的竹山县中医院,一住就是17天。经治疗,龚国房病情有所缓解,加殿存夫妇将其接回枣园村家里。/ q5 @) R" m; E7 l& o& P2 y
看着老公一个人开车往返于随州与竹山之间,加殿存于心不忍。2016年10月,她背起行囊,与龚太根一道来到枣园村。
- j) @' R# o& e. s* n “四间土坯房年久失修,雨天房顶漏水,地面潮湿。她不仅没有嫌农村条件差,还主动拿出十几万块钱,请工人整修房屋,添置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龚太根说,叔叔今年79岁,她对叔叔照顾得无微不至,一日三餐做好了,端到叔叔面前,还给叔叔买棉衣棉被。
t% n4 {; g: G: C “嫂子孝老敬老是我们的好榜样!”村民熊桂枝坦言:“嫂子来了之后,晴天,每天晚上领着我们跳广场舞,跳舞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上有70多岁的老太太,下有20多岁的小姑娘,跟着嫂子一起跳,很开心!”7 c4 x: t8 @6 J1 `6 F# J
“他们两口从不吵嘴,邻里关系相处融洽,还主动调解村民纠纷。”龚国龙说,他们村以晒家规比诚信、晒变化比进步、晒健康比清洁、晒手茧比勤劳为主题,开展“十晒十比十评”活动,老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加殿存被评为最美文化传播人,当之无愧。
& B/ R' H5 g- `9 A& I 不晒财富,晒家风;不比金钱,比美德;不评贫富,评新风。在擂鼓镇镇长赵斌看来,加殿存主动参与“十晒十比十评”活动,传承了优秀家风,弘扬了文明乡风。4 c7 @' L# G% L" T8 u
7 b3 @. B4 {! K0 C2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