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1007|回复: 1
收起左侧

蔡秀词 | 我所认识的阎连科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2-14 16: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黄芳芳 于 2018-12-14 16:16 编辑

640.webp.jpg
        阎连科,生于1958年,河南洛阳嵩县人,被文学界普遍认为是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济南军区战士、排长、干事、秘书、创作员,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编剧,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其作品曾获国内外奖20余次,包括两次鲁迅文学奖,一次老舍文学奖。2014年获卡夫卡文学奖。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四书》等。2014年10月22日,阎连科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被授予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作家。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我所认识的阎连科

文|蔡秀词


1

1978年阎连科从河南嵩县入伍,到位于商丘的20军59师当兵。训练之余,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写小说。3年来他写了厚厚的一摞,但没有一篇变成铅字。

3年服役期满,阎连科即将退伍回乡。这时他向连队请假一周,将那些稿件装满整整一挎包,然后来到北京,找到《昆仑》编辑部,郑重地交给一个叫袁厚春的编辑。在那个文学能改变个人命运的年代,发表作品被阎连科视为最后的机会。在此后的两个月里,这些稿件被陆续地退了回来。

命运之门在他身后轰然关上。1981年深秋,阎连科退伍回到了农村。

与此同时,我应征入伍,目的地也是河南他所在的部队。

                  
2

其实命运之神跟阎连科开了个玩笑,在关门的同时又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户。也就在那一年,全军准备搞一场声势浩大的文艺汇演。位于河南商丘的59师迅速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班子”搭好之后,发现缺少一个“笔杆子”。

师政治部主任问:谁是我们要找的笔杆子?

宣传科长答:听说一个叫阎连科的战士写了不少东西。

把阎连科给我找来。

宣传科长把电话打到连队,他得到的答复是阎连科已经退伍了。

那就把他从田里拉回来。师政治部主任下达命令。

当宣传科长来到河南嵩县时,阎连科正在田里播种小麦。听到归队的消息,他愣在那儿半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阎连科这次没让机会从手中溜走,经过层层选拔,他所在的59师代表20军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全军文艺汇演。彩排的时候,一位评委悄悄告诉他:你们队那个漂亮的小女兵嗓子不错,如果这次她能得奖的话就有机会提干。阎连科随即讨好地对那个漂亮的小女兵说,我跟某某评委关系不错,你这次好好表现,到时候我让他们给你一个奖,这样你就有机会提拔为军官了。结果在决赛时,小女兵由于太想唱好反而大失水准。

后来小女兵退伍了。阎连科一直说是自己害了她。


      3                

阎连科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坚持每天上午写上2000多字,在电脑如此普及的今天,固执地用笔在稿纸上写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阎连科的创作进入高产期。有人统计,1990年他在全国文学期刊上共发表中短篇小说13篇,而那些选刊选用的作品还不在计算之列。

玩命的伏案写作让他的脊柱变形,造成椎间盘突出。在最严重的时候,我看到他从公交车上下来时,由于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路边嚎啕大哭。即便如此,他依然每天坚持写作。有段时间他让军械所的电工焊了一个铁架子放在床上,用吸铁石将稿纸固定在架子上,半躺在床上写。

疼痛难忍时,我曾陪阎连科到155军医院看病。医生告诫他不能再伏案写作了,否则就有瘫痪的危险。医生建议他换个其他的工作。阎连科回答说,当官吧,我这人没有官运;赚钱吧,我没有生意头脑;我娘说了我这一辈子只有写作的命。

医生苦笑着摇摇头,在“病因”一栏写下:一根筋。


4

在开封任20军宣传处干事期间,阎连科住在家属院2号楼,由于住在一楼,饭后茶余常有人到他家串门。阎连科就把发表有自己作品的刊物放在客厅沙发旁边的茶几上,如果他的老娘或夫人将刊物收进书房,阎连科也会迅速地重新摆在客厅里。

毫无疑问我是他家的常客。我看到,一些常来串门的领导和同事落座后,顺手便拿起身边的刊物,翻开自然就能见到阎连科的大作。话题自然而然地从这些作品展开,在接受对方的恭维时,阎连科总是虚情假意的谦虚一番,并在对方不停的赞赏声中虚荣心获得极大满足。

5

在一些作品发表之后,阎连科会迫不及待地向杂志社讨要稿费。1987年夏天,《莽原》杂志发表了他的一部中篇小说。一天,他要我陪他去郑州一趟,许诺拿到稿费后请我到酒店大吃一顿。我俩从开封坐了3个小时的汽车到达郑州,找到《莽原》编辑部一个叫陈枫的女编辑,并在财务室领到538元的稿费。在当时县处级领导只有几十元工资的时候,这算得上是一笔“巨款”。

出了编辑部大门,我们来到一条酒店林立的大街上寻找合适的目标,在走过去又走过来之后,阎连科说,我看酒店里桌子都太大,没有适合两个人就餐的地方。

于是,我们每人吃了一元钱一碗的拉面,然后打道回府。


6

在阎连科担任宣传处干事时,我曾“短暂”地担任过俱乐部图书管理员。一个时期以来,我俩长时间泡在图书馆里,然后蚂蚁搬家一般将公共图书一本本搬到自己家里,再小心翼翼地撕去上面的标签,放进自己的书柜。

一次偶然的机会,俱乐部主任来到图书馆,面对一个个空空如也的书架突然恍然大悟,当即责令我交出钥匙。

      

7

阎连科和我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我们都将此戏称为“黄埔三期和四期”。军艺毕业后,阎连科又辗转于二炮和河南省军区,时过四五年后我们才一同回到开封。

星期天,我们像往年一样骑着自行车逛遍开封的大小书店,在南关口的一家国营书店里,一位女营业员惊讶询问道:好几年没见你们了,你俩都到哪去了?

时隔这么多年她还记得我们,让我们吃惊不小。

事后阎连科偷偷地对我说,那个女孩长得真漂亮,早知道她对我那么留心,真应该跟她套套近乎。

她留心的是我俩。我纠正道。

   

8

1991年对阎连科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的第一本小说集《情感狱》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编辑是一位四川籍老同志。

为了表达谢意,阎连科特地买了一壶小磨香油。那年夏天的某个周末,我俩提着油从开封坐车来到北京,到达那位编辑的住宅楼的时间是中午12点。阎连科说,如果我们现在去,人家肯定在吃饭,这样会很尴尬。

于是我俩在小区一个小餐馆要了两碗米饭,阎连科还破例点了一个鱼头火锅。吃罢饭后,细心的阎连科又说,现在恐怕又不是时候,人家可能正在睡午觉呢。

在他的建议下,我们在那个小区转了一圈又一圈,一直转到下午3点才去敲对方的家门。门打开后,老编辑着急的说,以为你们中午就能到的,我和老伴特地做了一桌菜等着,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这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快入座,我们都快饿晕了。

9

算起来,我和阎连科在开封一起相处的日子10年有余,我们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起吹牛聊天,说着那些或有趣或无趣的童年往事。当然我们谈论最多的还是文学。

至今我还保留着阎连科送给我的第一本书,他在扉页上写着:

像爱文学那样爱朋友,像爱朋友那样爱文学。

640.webp (1).jpg
1988年夏天,麦家、阎连科、蔡秀词和司机小孙(左起)在黄河大堤上
640.webp (2).jpg
2018年冬,作者和阎连科相聚在华中科技大学招待所

本文作者简介蔡秀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自1985年始在《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上海文学》《青年文学》等发表中篇小说30余部,短篇小说50多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等,出版长篇小说《吹鼓手》《笑语伴着泪雨飞》《台枪手朱哈巴》《公无渡河》多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0 金币 +40 收起 理由
穀雨 + 40 + 4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2-15 20:1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有大师,都有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文章风趣幽默,还有一点小调侃,字里行间浓浓的文学追求,这就是大师!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