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春风化雨,为中国式现代化描绘了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金融之笔,书写着服务“三农”的动人篇章。 犹如春雨润物,邮储银行深耕乡村振兴沃土,以金融活水浇灌农业强国梦想。从创新助农产品到定制专属服务,从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到助力地方特色产业,邮储银行以金融之力,为春耕备耕织就了一张坚实的保障网,以主力军的担当,奏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华美乐章。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及“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突破方向。邮储银行以金融力量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农业产业链注入新动能,支持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在春管春耕一线,农业与新质生产力碰撞出火花,新的丰收希望正孕育而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安徽有余跨越瓜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法人程有余深有感触,“这些营养土、苗床以及选种培育技术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每年春耕时节,邮储银行的贷款就像‘及时雨’,为我们企业带来新年新希望。” 在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下,该公司建设了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苗大棚,配备了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和光照调节设备,显著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和品质。眼下,公司大棚内呈现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瓜蒌根苗、移栽组培苗,为春季育苗订单做足准备。
在山东,随着春耕备耕工作的全面展开,全国最大的二手农机销售市场——郯城县徐蒲坦农机市场迎来销售热潮。作为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智能化农机装备成为市场新宠。“春节过后,咱已经卖出150多台农机了,这是销量淡季时的近3倍。”慧凯农机经理徐泰青兴奋地说。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从早到晚,各大线上平台的直播一场接着一场,热闹非凡。市场上,200多台自动化农机有序排列,金属外壳在阳光下呈现锃亮的光泽,展示着现代化农业的力量与希望。
望着眼前的景象,徐泰青回忆起3年前的情景不禁感慨:“这里的农机买全国卖全国。可当时公司只有100台农机,想要扩大规模却苦于没有资金,眼睁睁看着商机溜走,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在公司一筹莫展时,邮储银行为公司老板办理了“极速贷”,400万元额度的贷款让公司规模发生了质的飞跃。 有了资金助力,慧凯农机不仅扩大了购销规模,还顺势增加了智能化农机的比例。直播镜头前,一台台植保机整装待售。徐泰青拍着一台近两人高的植保机自豪地说:“这台大型植保机喷杆展开可达20多米,配备40多个喷头,一天就能轻松搞定千亩农田,是春耕的得力帮手。” 邮储银行针对春耕期间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创新担保方式,推出特色产品,破解农户和农业企业融资难题。
春风吹进河西走廊,又到了马铃薯农忙的季节,张掖市山丹县陈户镇山湾村的马铃薯种子早早地在勤劳农户的手中加工开来。彭辅国是山湾村的种植大户,这几天,他的合作社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加工马铃薯种子,为下一步种植马铃薯作足准备工作。 支付化肥款、人工工资、其他农资……彭辅国仔细算了笔账,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邮储银行甘肃山丹县支行的客户经理走访到此,了解到彭辅国的实际情况后推荐了邮储银行“极速贷法人保证贷款”。3月2日,客户经理上门调查,在与甘肃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发放30万元贷款。
春回大地,宁夏的田野上生机盎然,农机轰鸣,农户们抢抓农时忙春耕。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邮储银行宁夏区分行以金融之水精准灌溉,为春耕备耕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春耕期间涉农企业、农户资金需求的“短、频、急”特点,宁夏区分行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特色产品,将企业的无形资产转化为春耕生产的“真金白银”。宁夏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仅凭知识产权就能贷款,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该分行还构建了“政银企”协同服务机制,推出“极速贷”“产业贷”等产品,实现快速审批放款,极大地方便了农户和涉农企业。 今年以来,宁夏区分行聚焦关键农时,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网络、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等措施,已累计为农户及涉农企业发放贷款超过7亿元,以金融之力守护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 青稞作为西藏高原特色支柱产业,不仅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曲美乡的帕伦村,有3670亩耕地,青稞种植是当地核心产业。过去受限于传统人工种植,土地利用率低下,部分农田甚至撂荒闲置。
随着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农业机械化需求日益迫切。在邮储银行资金支持下,帕伦村大幅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之前荒废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村民也富了起来。 今年春耕时节,村民普琼达再次获得邮储银行的贷款,用于农机具的油费、修理等支出,去年普琼达一家在邮储银行资金支持下,耕种了80多亩青稞,收入达到40多万元。邮储银行西藏区日喀则市支行持续深耕全市18个县域,以金融力量激活“青稞之乡”农业现代化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邮储力量。
陕西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43.2万亩,年产鲜果59万吨,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连续十年蝉联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浆果类前列,32万群众融入猕猴桃产业链条,重点果区人均年收入达21500元,一颗颗“金蛋蛋”撬动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邮储银行陪伴我在猕猴桃种植、销售领域不断探索和成长,一步步帮我实现‘让更多人品尝到周至猕猴桃’的梦想。”猕猴桃种植户杨选龙激动地说道。家住周至县送兵村的杨建新、杨选龙兄弟俩跟猕猴桃打了半辈子交道,是“摸爬滚打”出来的土专家,也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今年年初,兄弟俩想扩大生产规模,从源头上种出好果子,然而资金短缺成了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邮储银行周至县支行掌握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开辟“绿色通道”,很快成功为兄弟俩发放贷款300万元,为其完成苗木养护以及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升旺季猕猴桃产能解了燃眉之急。 近年来,周至县支行持续在扶持猕猴桃等农业产业上下功夫,通过引进担保增加额度等方式,创新推出“猕猴桃贷”“苗木贷”等多种贷款产品,让更多猕猴桃种植户、收购户易贷获贷。同时,依托邮政资源优势,积极打造“金融+寄递+电商”一揽子综合服务体系,创新“从源头到末端”“从田间到舌尖”的服务模式,为整个产业链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悉,周至县支行已建设信用村101个,覆盖全县13个乡镇,评定信用户3109户,累计向猕猴桃产业发放信用贷款2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