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中心医院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392|回复: 0
收起左侧

【健康科普】热搜事件敲警钟:别让“忍一时”成终生遗憾

[复制链接]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25岁,本该是青春正好、逐梦前行的黄金岁月,然而“世纪婴儿”千千,这位于2000年0时0分出生的姑娘,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3月24 日,因心源性猝死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据家属回忆,千千出现发烧和腹痛症状时未选择就医,硬挺5天后,最终错失了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实在令人惋惜。逝者已矣,生者当引以为戒,预防心源性猝死,刻不容缓。

心源性猝死,究竟是何方“妖孽” 

心源性猝死,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突然“闹情绪”,停止了正常工作。正常情况下,心脏就像身体里不知疲倦的“发动机”,日夜有节奏地跳动,为全身各个器官输送源源不断的血液,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但心源性猝死发生时,心脏内部的电生理活动突然乱套,心跳要么变得杂乱无章,毫无规律,要么直接骤停,此时,身体各器官会在短短几分钟内因失去血液供应而陷入瘫痪,一个鲜活的生命也可能就此消逝。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的数据,我国心源性猝死人数每年约有54.4万,其中18-39岁青壮年占比超40%。更可怕的是,90%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生存率不足1%,如此惊人的数字,无疑为年轻人的健康安全敲响了警钟。

微信图片_20250328093810.png

年轻人,为何成为心源性猝死的“新目标” 

过去,心源性猝死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属病症”,但如今,越来越多像千千这样的年轻人也不幸中招,这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密切相关。

1.熬夜成瘾,心脏“苦不堪言”:如今,不少年轻人一到夜晚就精神亢奋,抱着手机沉浸在追剧、游戏的世界里,凌晨一两点仍毫无睡意。熬夜时,身体内的激素水平犹如坐过山车般剧烈波动,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如同置身狂欢派对,不断向心脏发送,“紧张信号”,长此以往,心脏不堪重负,必然容易出现问题。

2.压力爆棚,心脏“负重前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生活琐事也纷扰不断。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身体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致使血压急剧攀升,心跳如失控的小马达般越来越快。心脏长时间在这种“高压”环境中运转,就像一根始终紧绷的弹簧,迟早会失去弹性,引发严重后果。

3.不良习惯,变身心脏“隐形杀手”: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缺乏运动……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行为,实则是悄悄侵蚀心脏健康的“元凶”。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以及酒精的刺激,会逐渐损害心脏和血管;暴饮暴食会导致体重迅速增加,加重心脏负担;缺乏运动则会使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大量堆积,进一步阻碍心脏的正常功能。

微信图片_20250328093805.png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千万别忽视 

心源性猝死虽然来得突然,但身体也会提前发出一些“求救信号”,要是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务必提高警惕。

1.胸痛难忍:胸口仿佛被一块大石头死死压住,或者出现压榨性、针刺般的疼痛,而且持续好几分钟都不缓解,这很可能是心脏在向你大声呼救。

2.心悸心慌:突然感觉心脏猛地“咯噔”一下,或者跳得又快又乱,就像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似的,这时候要注意,心脏可能出了异常情况。

3.呼吸困难:稍微活动一下就上气不接下气,即使停下来休息也难以缓解,这很可能是心脏功能下降,没办法给身体提供充足氧气的表现。

4.头晕乏力:经常感到头晕目眩,全身软绵无力,走几步路就疲惫不堪,别不当回事,这也可能是心脏问题发出的预警信号。

要是出现上述症状,无论是否心理作用,都不要犹豫,赶紧前往医院检查,切不可像千千一样,因一味隐忍而延误了病情。

微信图片_20250328093801.png

关键时刻,如何抓住“救命稻草”

假如身边有人突然晕倒、失去意识,这时候争分夺秒进行急救至关重要。

1.迅速拨打120:清晰、准确地告诉接线员患者所在位置、具体症状等关键信息,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2.实施心肺复苏(CPR):让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用力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按压深度保持在5-6厘米,每按压30次,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持续循环操作,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3.巧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若附近有AED,别犹豫,立即取用。AED堪称心脏的“神奇救星”,它能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一旦检测到需要电击除颤的情况,便会按照预设程序给予精准电击,帮助患者心脏恢复正常跳动节律。只需按照设备的语音提示操作即可,关键时刻它真的能救命。

微信图片_20250328093757.png

预防,是守护心脏最好的“盾牌” 

想要远离心源性猝死,预防才是关键所在。

1.规律作息,为心脏“充电赋能”:早睡早起,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心脏在夜晚也能好好放松休息,恢复活力。

2.释放压力,别让心脏“承受重压”: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比如去户外运动、聆听舒缓的音乐、跟朋友聊聊天,将内心的压力释放出去,别让它成为伤害心脏的“定时炸弹”。

3.健康饮食,为心脏“减轻负担”:减少油腻、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给心脏提供充足又健康的营养,让它时刻保持活力。

4.坚持运动,让心脏“强健有力”:每周至少安排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效锻炼心脏功能,让心脏变得更强大,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5.定期体检,为心脏“排除隐患”:尤其是那些有心脏病家族史或者生活习惯不太健康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项目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微信图片_20250328093752.png

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不要再对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视而不见,不要再用不良生活习惯伤害自己的心脏。从现在开始,用心呵护自己的心脏,才能尽情享受美好的人生。记住,忍一时或许会风平浪静,但也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关注心脏健康,从每一个细微之处做起!(供稿通讯员:徐彬、刘莉)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随州中心医院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