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区把好“三关”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 随州论坛讯(通讯员李春娥 余佳琪)“王主任,你好,我们是曾都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请提供一下村里的人社公益性岗位管理台账。” “李书记,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日常是如何管理的?能否带我们实地查看一下岗位人员是否在岗?” 近日,曾都区人社局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性岗位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核查。每到一处,工作人员都认真查阅管理台账,并实地走访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作场所,核查人岗是否相符、人员是否在岗等情况。这是曾都区人社局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促进就业惠民政策落实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曾都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以“稳就业、保民生、兜底线”为主线,聚焦“设、用、管”三个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形成了“以岗位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共富”的良性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820余个,安置就业820余人;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320余个,安置就业320余人,人均月增收500-1800元,为困难群体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精准设岗,把好入口关 严把报名关,加强对城乡公益性岗位拟安置人员的身份核查,重点把好基层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核、经办机构复审、人社比对核查“四道关口”,以公平的流程坚决杜绝“人情岗”“关系岗”。严把公示关,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安置人员公示信息,设立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确保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风险隐患。 精准定岗,把好使用关 精准定岗,压实各基层单位开发使用公益性岗位的主体责任,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技能、身体状况等不同特点进行定岗,实现“定人、定岗、定位、定责”,确保把最符合的人员安置到最符合的岗位;培训带岗,各基层单位以“理论+实践”、以岗带岗、以老带新等培训模式,尽快让公益性岗位人员熟悉岗位职责,上岗上手。日常管岗,各基层单位建立公益性岗位使用管理台账,从日常考勤、工作实绩、群众评议、工资发放等方面,建立公益性岗位日常管理机制,加强对岗位人员使用的管理。 精准管岗,把好监督关 采取日常抽查和专项监督核查的方式,实行“村自查、镇检查、区督查、大数据比对核查”四位一体的模式,加强对人岗相符、日常管理、补贴发放情况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限期督促整改,坚决杜绝冒名顶替、虚报冒领等现象,确保就业惠民政策精准落实落地。 通过一系列举措,曾都区人社局将继续擦亮公益性岗位“促就业、保民生”的品牌,为困难群体托起稳稳的幸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